對人真誠、體貼
一個人的品行主要表現在他對待別人的態度上。一個體貼別人的人,總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不會讓別人覺得緊張、拘束,更不會讓別人覺得尷尬、難堪。
一次,費拉德菲爾城舉辦“讀書和讀者”會。當法利先生和其他演講者到賓館去吃午飯的時候,在走廊遇到了推著餐車的女服務員,餐車上放著桌布、毛巾和其他用具。其他人都繞過餐車走了過去,法利先生卻向推著餐車的女孩走了過去,伸出手說:“嗨,你好,我是詹姆士·法利。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很高興認識你。”女孩嘴巴張得大大的,顯得十分驚訝,但是,她的臉上立即綻開了甜美的微笑。
法利先生在現實生活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他在社交場合中卻平易近人,善於營造舒適、自然、輕鬆的氣氛,因此,很多人都很喜歡他。
一個平易近人的人很好相處,他的言談舉止都很自然,他也很會營造一種舒適、愉快、友好的氛圍。一個表情僵硬、冷漠的人,難以融入集體之中,這樣的人,你不知道該如何和他打交道,你也難以揣摩他的內心世界,不知道他會對你的言行做出怎樣的反應。
一個人不管學問有多大、地位有多高,最倍受尊敬的一定還是他隨和的性格。錢鍾書先生不但學識淵博,而且對任何人都給予百分之百的尊重。
有位曾陪護過錢鍾書的阿姨在與人談到錢鍾書時,總是讚不絕口:“有學問的人,待人真是好啊!真的!他心腸好,脾氣也好,從不在我麵前說半句重話。你想想,幹我這個的,有啥地位呀,可他跟我說話時,極客氣,十分尊重人,生怕刺傷我。
即使痛得要命,他也忍著,生怕影響到我休息。不像有些人,有一點兒痛就不得了,能把好幾個人支使得團團轉。”
有一次,錢鍾書的家人送葡萄來病房,陪護阿姨洗了一部分喂他,他一邊吃一邊看著碗。他吃了一小部分後,說什麼都不肯再吃了。原來,他是想留下一些讓這位阿姨吃,讓她也嚐嚐鮮。
一天,錢鍾書閉著眼睛躺在病床上。陪護阿姨以為他睡著了,就和進來查房的護士小聲地聊了一會兒天。護士問阿姨為什麼從外地來北京的醫院當護工,阿姨說家裏窮,正在蓋房子,需要錢。當時,在北京做醫院陪護的,一個月最多隻掙五六百塊錢。當天下午,錢鍾書的夫人楊絳來到醫院。錢先生忽然問她要錢:“你能不能給我帶3000 塊錢來?”楊絳奇怪地問:“你要錢幹嗎?”錢鍾書頓了頓,忽然用家鄉話與楊絳說起話來。
陪護阿姨當時在場,因沒聽懂他的家鄉話,所以沒在意他們說錢的事。第二天,楊絳再來醫院時,拿了3000 塊錢給阿姨。阿姨驚奇地問:“幹嗎給我錢?”楊絳指了指錢鍾書笑道:“他聽說你家在蓋房子,怕你缺錢,叫我拿來給你的。”
這位陪護阿姨感慨道:“哎呀,我當時都不知說什麼好,他是那樣有心的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他那麼有名的一個人,竟然能這麼尊重我,並沒有小看這我這個護工,這種溫暖讓我感動一輩子。”
當你用誠摯的心去尊重別人,使對方感到溫暖、愉悅,在精神上得到充實和滿足,你就會擁有許多朋友,並獲得最終的成功。
尊重與自己身份地位相同的人不難,難的是尊重所有人。
尊重是以寬容的目光去看對方,並不苛求相同,而是正視相異。
尊重是一種大智慧,能夠讓人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得到他人的喜愛與幫助,從而獲得成功。哈佛的教師在教導學生們要尊重別人時,往往會講到一個業務員的故事:有個業務員,工作是為他所在的公司拉客戶,客戶中有一個人開了家藥品雜貨店。業務員每次到這家店裏去的時候,總要先跟櫃台的營業員寒暄幾句,然後才去見店主。有一天,他到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訴他今後不用再來了,他不想再買業務員所在公司的產品了,因為那家公司的許多活動都是針對食品市場和廉價商店設計的,對小藥品雜貨店沒有什麼益處。
這個業務員隻好離開商店。
業務員開著車子在鎮上轉了很久,最後決定再回到店裏,把情況說清楚。走進店裏的時候,他照常先和櫃台上的營業員打過招呼,然後再到裏麵去見店主。店主見到他很高興,笑著歡迎他回來,並且比平常訂了多一倍的貨。這個業務員對此十分驚訝,不明白自己離開後發生了什麼事。店主指著櫃台上一個賣飲料的男孩說:“在你離開店鋪以後,櫃台營業員走過來告訴我,你是到店裏來的推銷員中唯一會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訴我,如果有什麼人值得我同其做生意,那就應該是你。”
很明顯,店主同意了這個觀點,成了這個推銷員最好的客戶。
業務員在經曆了這件事後,頗有感慨。他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關心、尊重每一個人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品質。”
你如果想自己處處有好“人緣”,想使自己的人生更臻完美,那首先要對別人表示好感。請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學會尊重和關心別人,多替別人考慮吧!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在西方,有這麼一個傳說:一個人招待了一群穿著寒酸的客人,客人離去後他才發現他們原來是上帝派來的使者。因此,很多父母教導孩子說,即使碰到衣衫破爛或長相醜陋的人也不要怠慢,要盡量尊重並幫助他們,因為他們有可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我們常看到這樣的事實:每一個事業有成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曾經得到過別人的許多幫助。因此,做人一定不能自私,不能心中隻有自己,要經常幫助他人。
哈佛大學有一位計算機高手,名叫布魯斯。他在中學時就是一位熱心人,總是幫助同學解決難題。因此,經常有很多同學向他求教:“布魯斯,我的機器怎麼上不了網了?”“布魯斯,我的機器怎麼打印不了東西了?”“布魯斯,Excel 裏麵怎麼插圖表?”“布魯斯……”
這些有關計算機應用方麵的問題,有些問題布魯斯能解決,有些問題他也解決不了。即使不好解決,布魯斯也不會輕易跟對方說:“我不會,你問別人吧!”布魯斯一般都會告訴對方說:“等等,我再看看!”帶著這些問題,布魯斯會上網查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實在找不著的,再請教別人,一般問題都會得到圓滿解決。
就這樣,布魯斯在計算機方麵的能力越來越強,他跟同學的關係也越來越融洽。有一天布魯斯突然領悟到,原來這些美好的體驗,都是從他幫助別人那時候開始的。布魯斯進入哈佛大學後,回過頭來想想以前經常幫助他人的歲月,明白了同學問他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幫助他們對於自己掌握知識也很有好處,自己相當於重新複習鞏固了一遍;對於不懂的知識,他又通過這種方式掌握了新的知識,以後再碰到類似的問題時,他便胸有成竹了。隨著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布魯斯竟然喜歡上了解決問題,不管碰到什麼問題他都願意試一試。他現在已是一名IT 行業的精英,事業蒸蒸日上!
從布魯斯的經曆我們可以看出,善待別人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還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給自己帶來喜悅與自信。
幫助別人不僅利人,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生命的價值。想想看,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盡力去幫助別人,那麼,這個世界將變得多麼和諧與美好!
一位名人指出:幫助別人成功,是追求個人成功最保險的方式。每個人都有能力幫助別人,一個能夠為別人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一個暴風驟雨的夜晚,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帶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一家旅店。年老的男人對旅店夥計說:“對不起,我們跑了好多旅店,客人都住滿了。我們想在貴處借住一晚,行嗎?”
年輕的夥計解釋說:“這兩天,有三個會議同時在這個地方召開,所以附近的旅店家家客滿。不過,天氣這麼糟糕,你們二位一把年紀,沒個落腳處也不方便。”夥計一邊說,一邊把兩位老人往裏邊請,“我們的旅店也客滿了,要是你們不介意的話,就睡我的床吧!”
“那你怎麼辦呢?”那對夫婦異口同聲地問。
“我身體很好,在桌子上趴一會兒或者在地上搭個地鋪都不礙事的。”
第二天早上,老人付房錢時,夥計堅持不要,說:“我自己的床鋪不是用來贏利的,我怎麼能要你們的錢呢?”
“年輕人,你可以成為美國第一流旅館的經理。過些日子興許我要給你蓋個大旅館。”夥計聽了,隻當老人是在開玩笑,暢懷大笑起來。
兩年過去了。一天,年輕的夥計收到了一封信,信裏附著一張到紐約的雙程機票,邀請他回訪兩年前在那個雨夜借宿的客人。年輕人來到了車水馬龍的紐約,當年住店的老人把他帶到第五大街和第三十四街的交彙處,指著一幢高樓說:“年輕人,這就是我們為你蓋的旅館,你願意做這個旅館的經理嗎?”
這位年輕人就是如今紐約首屈一指的奧斯多利亞大飯店的經理喬治·波爾特,那位老人則是威廉·奧斯多先生。
任何人際關係,無論是私人交往,還是業務往來,如果都是以互助互利的觀念來維係,那麼,對交往的雙方都有益。
米歇爾是一位青年演員,剛剛在電視上嶄露頭角。他英俊瀟灑,很有天賦,演技也很好,開始時扮演小配角,現在已成為主要演員。從職業上看,他需要有人為他包裝和宣傳。因此,他需要一個公共關係公司為他在各種報紙雜誌上刊登他的照片及有關他的文章,以增加他的知名度。不過,要建立這樣的公司,米歇爾拿不出那麼多錢來。偶然一次機會,他遇上了莉莎。
莉莎曾經在紐約最大的一家公共關係公司工作過好多年,不僅熟知業務,也有較好的“人緣”。幾個月前,她自己開辦了一家公關公司,並希望最終能夠打入有利可圖的公共娛樂領域。
但到目前為止,一些比較出名的演員、歌手、夜總會的表演者都不願與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還是靠一些小買賣來維持。兩人一拍即合,聯合幹了起來。米歇爾成為莉莎的代理人,莉莎則為米歇爾提供宣傳經費。
他們的合作達到了最佳境界,米歇爾是一位英俊的演員,正在時下的電視劇中出現,莉莎便讓一些較有影響的報紙和雜誌把眼睛盯在他身上。這樣一來,她自己也出名了,並很快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社交娛樂服務,得到了很高的報酬。而米歇爾不僅不必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花錢,而且隨著名聲的擴大,也使自己在業務活動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通過莉莎和米歇爾的相互合作,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格局:米歇爾需要求助於莉莎,獲得為自己宣傳的開支;莉莎為了在業務中吸引名人,需要米歇爾做自己的代理人。看,他們互相滿足了對方的需要。
每個人都渴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但是如果不善於借別人的幫助走向成功,不善於給需要幫助的人送去幫助,那麼我們很難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很難實現自己的目標。因此,最明智的做人之道是助人亦助己。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那麼你在生活中就很難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種資源,最終就很可能成為生活中的失敗者。
自然界有這樣一個富有哲理的事實:世上僅存的植物當中,最雄偉的當屬美國加州的紅杉。紅杉的高度大約是90 米,相當於30 層樓高。科學家深入研究紅杉,發現了許多奇特的事實。
一般來說,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理應紮得越深。但科學家發現,紅杉的根隻是淺淺地浮在地麵上。理論上說,根紮得不夠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一陣大風就能將它連根拔起。紅杉又為何能長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倒呢?
研究發現,紅杉總是一大片連在一起生長,這一大片紅杉彼此的根緊密相連,一株接著一株,結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颶風,也無法撼動幾千株根部緊密聯結、占地超過上千公頃的紅杉林。除非颶風強到足以將整塊地掀起,否則再也沒有任何自然力量可以動搖紅杉分毫。紅杉的淺根,也正是它能長得如此高大的利器。它的根浮於地表,方便快速並大量地吸收賴以生長的養分,因此得以快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