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功要有好心態(3 / 3)

就在醫生證實尼古拉的大腦確實已經死亡的十個小時內,孩子的父親格林立即做出了決定,同意將兒子的器官捐出。四個小時後,尼古拉的心髒移植給了一個患先天性心肌畸形的14 歲孩子;一對腎分別使兩個患先天性腎功能不全的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一個19 歲的瀕危少女,獲得了尼古拉的肝;尼古拉的眼角膜使兩個意大利人重見光明;就連尼古拉的胰腺也被提取出來,用於治療糖尿病……尼古拉的髒器分別移植給了亟須救治的六個意大利人。

“我不恨這個國家,不恨意大利人。我隻是希望凶手知道他們做了些什麼。”格林—這位來自美洲大陸的旅遊者說,嘴角的一絲微笑掩不住他內心的悲痛。他的妻子瑪格麗特的莊重、堅定、安詳的麵容,和他們四歲幼子臉上小大人般的表情,尤令意大利人感到震撼! 他們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但事件發生後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自尊與慷慨大度,令所有人深感敬佩。

生活中的不幸如同一場風暴,它能將人摧殘得支離破碎、身心俱疲。往往一場不幸,就能毀掉一個人的前程。但如果以寬容之心去包容傷害你的人,不糾結於以前遭遇的痛苦,以樂觀的心態麵對生活,不幸便會遠離你。

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位年輕人從哈佛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石油公司工作,他被分配到一個海上油田工作。工作的第一天,工頭便要求他在限定時間內登上幾十米高的鑽井架,將一個包裝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頂層的主管手中。他拿著盒子迅速登上又高又窄的舷梯。當他氣喘籲籲地登上頂層後,主管在盒子上簽了自己的名字,又讓他送回去給工頭。他一接到命令,連忙又快速地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給工頭。但是,沒想到工頭草草簽完名字之後,又原封不動地交給他,要求他再送回去給頂層的主管。年輕人看了看工頭,卻又不知道要如何發問,隻得乖乖地跑上頂層。

然而,主管這回同樣隻在盒子上簽名而已,便又要他送回去。

年輕人就這樣來來回回,莫名其妙地上下跑了兩次,心裏隱約感覺到,這一切似乎是主管與工頭故意刁難他。直到第三次,這個全身都被海水濺濕的年輕人內心已經充滿熊熊怒火,不過他仍然強忍著怒氣。當他第三次將盒子送來給主管時,主管這回說:“把它打開。”年輕人將盒子拆開後,裏麵居然是一罐咖啡與一罐奶粉,這會兒他更加確定,這是主管與工頭聯合起來欺負他。接著主管又對他說:“去衝杯咖啡吧!”這個命令一下,年輕人雖然很憤怒,但他還是忍住了。因為他想起了以前在學校時受到的教誨—“要感謝折磨你的人”。於是,他又返回去,快速地替主管衝了一杯咖啡。

主管在接到咖啡後,很高興地對他說:“孩子,你要知道,剛剛這一切,其實是一種訓練!這叫作承受極限的訓練,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海上作業,隨時都可能遇到危險,因此,工作人員都必須要有極強的承受力,才有法子完成海上的作業與任務。”主管接著說:“恭喜你順利地通過了測試。原本在你第四次經曆測試的時候,我真擔心你就此放棄,真高興你能堅持下來。”

羅曼·羅丹曾說:“隻有把抱怨別人和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就像上麵故事裏的年輕人,他的豁達為自己創造了成功的機會。如果這位年輕人不能以豁達的心態對待主管,他就不能品嚐到成功的甜美滋味了。

白隱禪師是一位修行者,他持戒嚴謹,受到鄉裏的一致稱頌,大家都認為他是一位可敬的聖者。有一對夫妻在他的寺院附近開了一家食品店。夫妻倆有一個漂亮的女兒,不經意間,他們突然發現女兒的肚子一天天地大起來了,不禁震怒異常。

在父母的逼問下,女兒剛開始不說那個人到底是誰,但在經過一番苦逼之後,女兒吞吞吐吐地說出了“白隱”兩個字。夫妻倆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禪師理論,禪師隻是若無其事地答道:“就是這樣嗎?”

孩子生下來之後,夫妻倆怒氣衝衝地將孩子送到了白隱禪師那裏。這時候,白隱禪師已經名譽掃地,但是他不以為然,隻是非常細心地照顧孩子—他向鄰居乞求嬰兒所需要的奶水和其他用品,雖然不免遭人白眼,但他總是處之泰然,仿佛他是受人之托撫養別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後,那位沒有結婚的媽媽終於不忍心再欺瞞下去了,於是便老老實實地向父母吐露了實情,其實那孩子的父親是在某市工作的一名青年。於是,夫妻倆立即將她帶到白隱禪師那裏,向禪師道歉,請求禪師的原諒,並將孩子帶了回去。

白隱禪師依舊什麼也沒有說,隻是在把孩子交給他們的時候輕聲地說:“就是這樣嗎?”仿佛不曾發生過任何事情。

白隱禪師可謂是真正品德高尚的人。生活中我們會經曆磨難,會受到誤解和誹謗,此時自怨自憐或自暴自棄毫無用處。

其實,這些都不算什麼,隻是生活中匆匆一過的塵埃而已,太在乎、看不開、放不下不僅無益於己,對自己的人生更沒有絲毫幫助。

美國的勵誌大師戴爾·卡耐基說:“也許我們不能像聖人那樣去愛我們的仇人,可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和快樂,我們至少可以原諒他們,忘記他們,這樣做其實很聰明。”

是的,整天都把仇恨放在心裏,隻會讓自己內心的傷痛越來越重,以至於難以愈合。這種難以忍受的傷痛,隻會讓我們變得瘋狂,甚至失去理智。所以,在別人折磨你的心靈、打擊你的精神的時候,你要微笑著麵對磨難和不幸;在你處在人生低穀的時候,你也要相信總會峰回路轉、柳暗花明。這樣你的心性會受到曆練,你的生活終會晴空萬裏。

如果你能夠感謝曾經的傷害與打擊,就會更加感恩幫助過你的人。當傷害成為一種鞭策,當感恩成為一種自覺,當我們真誠地包容他人時,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不羨慕別人,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有這樣一個故事:

羅傑是一名出色的學生,他對法律、繪畫都很有興趣。畢業以後,他進入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工作了三年,他已經小有名氣,可是他覺得做一名律師太累了,做畫家又風光又輕鬆,於是就辭去了律師的工作,想去轉行當一名畫家。可是要做一名畫家可不像他想得那麼簡單。他雖然對繪畫有天賦,可是因為心浮氣躁,他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出色,所以不能專心致誌地繪畫,因此他的畫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就這樣堅持了七年多,他的繪畫事業仍然毫無起色,於是他放棄了成為畫家的願望,隻好又重返律師行業。可是那時的律師市場已經差不多飽和了,他費了好大的工夫才進入了一家規模很小的律師事務所。由於他對法律方麵的知識已經荒廢了七年多,他在對法律案件的處理上已經遠遠不如以前了。他就這樣默默工作了兩年,最後那家律師事務所倒閉了,他也失業了。失業後他找了很多不同的工作,但都做得時間不長。羅傑就這樣碌碌無為地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羅傑本來是很有前途的,不管在律師界還是在繪畫方麵,隻要他能夠認定自己的目標,並且專心致誌地朝著這個目標邁進,可能都會成功。可是他好高騖遠,否定自己,最終導致一事無成。

了解自己、懂得什麼樣的生活適合自己,什麼樣的人生是自己真心所求,成功才會真正向你走來。踩著別人的腳印走路,總在羨慕別人的心理陰影中彷徨的人,永遠走不出自己的路。

所以,不要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隨波逐流隻能失敗。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於成就的大小,而在於你是否努力地去實現自我,喊出屬於自己的聲音,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然而,自信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具備的,現實中我們常常會迷失自己。

小華是一個22 歲的大學畢業生,從事軟件開發工作。他的周圍是擁有名牌大學文憑、能力也很強的同事,相比之下,他總是感覺相形見絀,他總覺得自己是一隻“醜小鴨”,沒有出頭之日。他在這樣的灰暗心情中度日如年。一天,母親寄來了一封信,在信中,母親雖然詢問了他的近況,但主要還是誇耀他哥哥最近所取得的成績。他越發自卑,便想邀請他仰慕的一位同事聊聊,但同事漫不經心的傲慢態度更加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小華晚上返回住處時,感到特別沮喪,剛到大門口,又碰見了房東。房東鄙夷地看著這個沒有鬥誌的打工仔,並提醒他要按時繳納這個月的房租。小華忍受著房東的冷嘲熱諷,感到更加失落,一種絕望的感覺襲上心頭。他覺得自己太笨了,於是就買張票回了家,從此閉門緊鎖,不工作,也不見人。

不自信的小華是可憐的,他對自己沒有信心,總是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所以感覺生活沒有半點亮色。假如他足夠自信,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雖然社會上強者如林,但我們同樣可以做出自己的成績。

不要總是和別人比,隻要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並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艾米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孩子,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沒能名列前茅過。每一次考試他都沒能占上好名次,於是他灰了心。

他的一位好朋友看到他在學習上毫無鬥誌,就問他:“為什麼沒信心考好呀?”艾米摸摸頭,不好意思地說:“我腦瓜子沒有你們靈,反正也考不好,費那勁兒幹什麼?”

艾米的好朋友聽見了非常不讚同,意味深長地對艾米說:“不是這樣的,好成績是靠努力學習取得的。”接著,他對艾米說:“你呀,那麼聰明,隻要肯努力學習,就一定能行的,我們一起加油,一起比賽,好嗎?”

艾米還是沒信心,傻笑了一下,抱歉地說:“謝謝你的好意,可是,我真的很笨,肯定考不好的,你別費勁兒了!”

“那為什麼別人就能考好呢?”朋友急了,大聲反駁。

艾米聽了,思考起來:“對呀,為什麼別人就能考好,我就不能呢?”朋友告訴艾米:“是因為你對自己沒信心!如果你努力,肯定能行的,我為你加油!”

艾米甜甜地笑了,使勁地點了點頭。接下來的日子裏,艾米加倍努力,終於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他自己倍受鼓舞,一個勁兒地對朋友說“謝謝”。從此,帶著自信,艾米最終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大學。

試想一下,如果艾米一直沒有自信,他能戰勝其他的競爭對手嗎?答案是否定的。可見,自信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

一個人隻有正確地估測自己,給自己找準位置,充滿信心,做自己能做的和應該做的事,才有可能成為自己所希望的人。

所以,要想做最好的自己,必須堅持自己的追求、個性和風格,根據自身的特長和愛好,盡力去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理想人生。

自信是成功的保障,隻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