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安排時間, 獲得最大收益
伏爾泰的作品中曾經提到過一個謎語:“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它是最長的也是最短的,它是最快的也是最慢的,它最不受重視卻又最受惋惜。沒有它,什麼事也無法完成,這樣的東西可以使你渺小得消失,也可以使你偉大得永續不絕。”這個神奇的東西是什麼?對,它就是時間。
俗話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人要抓緊時間,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效率最高的事。這就需要合理地安排時間,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大的收益。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時不時還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遇到這樣的情況,每個人都會十分著急。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得多就應該得到很多回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裏邊就存在著一個學習效率的問題。學習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100 次,這就是效率的差別。
在工作中也一樣。做事情的效率高低是衡量一個人能力大小的關鍵指標。試想一下,如果你的上司交代你去辦一件事情,你是否會因為一件意外發生的事情而拖延你要去辦的事情呢?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盡管你把這件事情做得很好,但是花費了太長的時間,試問這又有什麼用呢?你工作的質量可能達到了要求,可是你缺乏效率,那麼你的工作還是做得不到位。
傑克和吉米同時到一個公司去應聘,可是崗位隻有一個,於是老板要求他們在十天內進行一個受訪人不少於200 人的市場調查,並提交報告。傑克心裏想著:反正還有十天,相關的事情在調查的時候一起做。而吉米在第一天就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工作,之後數天就和一大群同事分頭到各區熱門地點進行調查,並與電話調查同步進行。吉米的辦事效率很高,他白天到街頭進行隨機調查,晚上就轉向電話訪問,結果第七天就已經完成調查報告,提早給了老板一個驚喜,得到了這個工作崗位。
而傑克由於事先沒有做好各方麵的安排,導致在調查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意外狀況,很多事情雜亂無章,沒有條理,於是他失去了這個工作機會。
這就是典型的合理安排時間,做事才有效率的例子。對於時間的安排我們要有主動性,就是要安排好做事的時間,而不是由事情來占滿自己的時間。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我們去做。我們要把休息時間和學習時間明確區分開來,有個界限。做好時間安排,效率就會提高。
人生很短,以至於我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生命已經在不經意之間匆匆而過。古人說:“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從浪跡天涯的公子哥到文壇才子、藝界名士,每當回首往事,李叔同內心會有數不清的感受,而最終至深的感歎就是“傷青春其長逝”。關於惜時,李叔同寫過很多這方麵的詩歌,一為自勉,二則用以警策青年學子把握青春、珍惜時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長逝》和《落花》。
《落花》是這樣的:
紛,紛,紛,紛,紛,紛……
惟落花委地無言兮,化作泥塵。
寂,寂,寂,寂,寂,寂……
何春光長逝不歸兮,永絕消息。
憶春風之日暝,芳菲菲以爭妍。
既乘榮以發秀,倏節易而時遷。
春殘,攬落紅之辭枝兮,傷花事其闌珊;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遞嬗兮,俯念遲暮。
榮枯不須臾,盛衰有常數!
人生之浮華若朝露兮,泉壤興衰;朱華易消歇,青春不再來。
這首詩一開始就給人以一種時光飛逝之感,時光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一旦逝去就再也不會回頭,“長逝而不歸”。“榮枯不須臾,盛衰有常數”,這是自然規律,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改變,無奈與失落伴隨而生,麵對時光的匆匆流逝,我們隻能在它麵前無奈與歎息了。所以,人把握好這匆匆的時光,讓人生綻放出光彩。
其實利用時間的竅門非常簡單。魯迅先生曾說:“我隻不過是在別人喝咖啡的時候也在從事寫作而已。”運籌時間就是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做無限的事情,而不是輕易讓時間從指縫間溜走,空蹉跎了歲月。
在學習與工作中,隻要珍惜時間,合理地安排時間,就能使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成效。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就要把握住有限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1901 年, 美國出現了第一個年薪百萬美元的高級打工者—查理斯·施瓦伯。
施瓦伯出生在美國鄉村,隻受過短期的學校教育。15 歲那年,他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三年後,他來到鋼鐵大王卡內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一踏進建築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優秀的人的決心。當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時候,施瓦伯卻默默地積累著工作經驗,並自學建築知識。
在施瓦伯的同事中,一些人不時諷刺挖苦施瓦伯。對此,施瓦伯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是單純地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我們隻能在業績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薪水,隻有這樣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獲得機遇!”
在某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施瓦伯又像往常一樣躲在角落裏看書,正好被到工地檢查工作的公司經理發現。經理看了看施瓦伯手中的書,又翻開了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經理把施瓦伯叫到辦公室,問他學那些東西幹什麼。
施瓦伯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普通員工,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
不久之後,施瓦伯就被升任為技師。後來,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總工程師的職位。25 歲時,施瓦伯成為這家建築公司的總經理。39 歲時,施瓦伯成為美國鋼鐵公司的總經理,年薪100 萬美元。而在當時,一個人如果一周能掙到50 美元,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查理斯·施瓦伯之所以能從一個普通的打工者成為年薪百萬美元的成功者,是因為他有在業績中提升自己的信念,並合理地利用了業餘的瑣碎時間,不斷提升自己,從而獲得機遇,使自己大受其益!
別以為這樣的成功者離我們遙不可及,其實現實生活中能夠有效地利用時間的人有很多。
林玉是一家顧問公司的業務經理,一年能接下約130 個案子,她的很多時間是在飛機上度過的。林玉相信和客戶維持良好的關係很重要,所以她常常利用在飛機上的時間寫信箋給客戶。一次,一位同機的旅客在等候提領行李時和林玉攀談說:“我在飛機上注意到你,在兩小時48 分鍾裏,你一直在寫信箋,我敢說你的老板一定以你為榮。”林玉笑著說:“我隻不過是在有效利用時間,不想讓時間白白浪費而已。”
這就是有效地利用時間的好處。學習與工作是在時間中進行的,毋庸置疑,誰能更好地運籌時間,誰就能獲得更多的進步,取得更大的成就。
世上無小事,杜絕眼高手低
從小事做起,難嗎?難,真的很難。有這樣一首童謠:失了顆鐵釘,丟了一隻馬掌;
丟了一隻馬掌,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將軍;
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
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
一個帝國的滅亡,居然是因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的戰馬的一隻馬蹄鐵上的一顆小小的鐵釘丟掉了。每次一點點的變化,最終釀成了一場災難。
生活中的很多事看上去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比如吃飯、穿衣、坐車、打球等等,它們是那麼平常和普通,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但生活中很多瑣碎的事卻煩擾著我們,我們經常會因為別人撞了一下自己而跟人家大打出手,也會因別人的一句玩笑話而怒氣衝衝。這些其實都是小事,但對我們的生活卻有著不小的影響。
我們的目標總是那麼高遠,當有人問我們的理想時,我們總會回答“以後當科學家、當大家、出國留學、拿諾貝爾獎”等等。
目標遠大是好事,可是我們不能眼高手低,對一些小事毫不放在心上。其實很多偉人就是從小事做起,才有後來的成就的。
達·芬奇在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畫畫,於是父親把他送到歐洲的藝術中心佛羅倫薩,拜著名的畫家和雕塑家費羅基俄為師。費羅基俄是個非常嚴格的老師,學習的第一天,他讓達·芬奇畫蛋,讓他橫著畫,豎著畫,正麵畫,反麵畫。達·芬奇畫了一天就厭倦了,但是老師一直讓他畫蛋,畫了一天又一天。
達·芬奇心想,畫蛋有什麼技巧呢? 於是他向老師提出了疑問。費羅基俄回答說:“要做一個偉大的畫家,就要有紮實的基本功。畫蛋就是鍛煉你的基本功啊。你看,1000 個蛋中沒有兩個蛋是完全一樣的。同一個蛋,從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態也不一樣。通過畫蛋,能提高你的觀察能力,你就能發現每個蛋之間的微小的差別,就能鍛煉你的手眼協調能力,做到得心應手。”達·芬奇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從此專心致誌地學習畫蛋,沒有任何抱怨。他天天對著蛋練習,努力將各種繪畫技巧融於其中。三年以後,達·芬奇找到了感覺,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畫什麼就像什麼,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
達·芬奇能夠成為一名傑出的畫家在於他的專心致誌,他找準自己的愛好所在,並專心致誌地畫畫,沒有因為學畫過程中的困難而放棄。在當今社會,有很多人都有繪畫方麵的天賦或者愛好,但他們卻沒有成為達·芬奇那樣傑出的畫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不能專心致誌,眼高手低,做事缺乏耐心。隻有重視最細小、最微不足道的事,才能不因小失大。
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關注身邊的小事,把小事做好了,才能幹成大事。成大事者必須經過長久的磨煉。
如果你的能力不夠,你就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真正的成大事者善於化整為零,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
有的人看上去好像是一舉成功的,但如果你仔細研究他們的經曆,你會發現他們都是從具體的小事做起的。由於定的目標很具體,並能按部就班地去做,所以目標就容易達到。
約翰是一位擁有出色業績的推銷員,他一直希望自己能躋身於最高銷售業績的行列中。一開始,這不過是他的一個願望,他從沒真正去爭取過。直到三年後的一天,他想起了一句話:“如果讓願望更加明確,就會有實現的一天。”於是,他當晚就開始設定自己希望的總業績,然後再逐漸增加,這裏提高5%,那裏提高10%。結果,顧客增加了20%以上。這激發了約翰的熱情。從此他不論碰到什麼情況,都會設定一個明確的數字作為目標,並在一兩個月內完成。“我覺得,目標越是明確,就越能感到自己對達成目標有股強烈的自信與決心。”約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