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目標,跟“窮忙”說再見
有這樣一個故事:
父親帶著三個兒子到草原上打獵。到達目的地後,一切準備得當、開始行動之前,父親向三個兒子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看到了什麼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們手裏的獵槍、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父親搖搖頭說:“不對。”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野兔,還有茫茫無際的草原。”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
老三的回答隻有一句話:“我隻看到了野兔。”這時父親才說:“你答對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人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才能確定人的工作。目標可以為我們的行為指出一個方向,提供一個行動的“地圖”。“地圖”上的目標或許並不代表一個實際的地點,隻是告訴我們有關地點的一些信息,但這些信息對於指導我們在新情境下的行動大有裨益。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裏學習豐富的知識,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必須要有很明確的學習目標。目標就像風箏的線,線的這頭在你手中,抓住了那根線,風箏才能永遠在你的掌握之中;而一旦你失去了那根線,風箏將隨風飄蕩,最終跌落。
擁有目標的人能夠打拚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跡。沒有盯住自己的目標,甚至根本就沒有目標的人,必然在生活中“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要擺脫“窮忙”人生,就要求我們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不停地告訴自己這個目標在哪裏,而不能因為外界的幹擾而迷失方向。
有個人邀請三個小男孩在雪地上玩一個遊戲,他向小男孩們解釋遊戲規則:“我待會兒站在雪地的那一邊,等我發出信號後,你們就開始跑。誰留在雪地上的腳印最直,誰就是這場比賽的勝利者,可以拿到獎品。”
比賽開始了。第一個小男孩從邁出的第一步開始,目光就緊緊地盯著自己的雙腳,以確保自己的腳印更直。第二個小男孩一直在左顧右盼,觀察著同伴是如何做的。第三個小男孩最終贏得了這場比賽,因為他的眼睛一直盯著站在對麵的那個人,更確切地說,是一直盯著他手中拿著的獎品。
正如故事中的第三個小男孩那樣,隻有將目光堅定不移地聚焦在目標上的人,才不會在看到其他人都在左顧右盼、忙著他事的時候心動不已而選擇加入其中、迷失自己。這樣的人才會少走彎路。
事實上,無論麵對多麼複雜的問題,隻要時刻記住目標,每一個細節都為這個最終目標服務,它就一定能夠實現。相反,那些沒有明確目標的人,總是感到心裏空虛,思緒亂成一團麻,分不清主次輕重,猶豫不決,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像無頭蒼蠅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四處碰壁。
目標是我們追求幸福和進步的強大推動力。有些人認為,關鍵是行動,目標是很虛的東西,沒什麼作用。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沒有目標的行動是盲目的行動,而盲目的行動肯定是低效率的行動。很多人碌碌無為,他們之所以沒有緊迫感,正是因為還沒有確立明確的奮鬥目標。一旦有了奮鬥目標之後,他就不會再鬆懈、懶惰,因為要實現他自己定下的目標,他就必須去克服這些缺點。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流不定,最終隻會到達失望、失敗和頹喪的海灘。
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像沒有翅膀的鷹,永遠無法展翅翱翔。
有一位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四隻獵狗追趕一隻土撥鼠,土撥鼠鑽進了一個樹洞裏。這隻樹洞隻有一個出口,可不一會兒,從樹洞裏鑽出一隻兔子。兔子飛快地向前跑,爬上一棵大樹。樹上的兔子倉皇中沒站穩掉了下來,砸暈了正仰頭看的三隻獵狗。最後,兔子終於逃脫了。
故事講完後,老師問:“這個故事有什麼問題嗎?”學生說:“兔子不會爬樹。”“一隻兔子不可能同時砸暈三隻獵狗。”“還有哪兒?”老師繼續問。直到學生再找不出問題了,老師才說:“可是還有一個問題,你們都沒有提到,土撥鼠哪裏去了?”
一開始引起故事的土撥鼠大家完全沒有注意到。
在我們的人生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仔細想想,我們的心靈是不是早已被紛雜的各種事物所填滿,反而忽略了我們最初的目標?
人心複雜,貪求頗多,常常會失去自己的初衷。多年過去,回首往事,難免後悔。所以,做人心思簡單一些,專注一點,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有一個叫埃爾裏森的美國年輕人,盡管他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但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他還是決定從基層做起。他的工作是為一家保險公司推銷保險。從事推銷保險的工作後,他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和銷售技能。然而,在最初的一個月裏,埃爾裏森一無所獲。三個月後,他仍然沒有任何業績。埃爾裏森陷入了沉思:“這個行業真的能夠給我帶來成就和財富嗎?我沒有任何事業目標,每天這麼辛苦,好像就是為了能吃飽穿暖而已。”
此後,埃爾裏森又從事多種職業,但均以失敗而告終。埃爾裏森並沒有因為挫敗而氣餒,他心裏一直想開創一番自己的事業。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一個親戚的鄰居向他提供了一個機會。
原來,那天埃爾裏森看望親戚時,親戚的鄰居瑪莉正在家裏做一種保健產品展示說明會。說明會吸引了很多人,埃爾裏森好奇地前去探個究竟。當他了解到瑪莉所說的事業能夠使財富倍增,還可以進行無店鋪銷售的神奇魅力後,埃爾裏森動心了,他決定加入瑪莉的直銷團隊。埃爾裏森想:憑自己的能力,加上努力和拚搏,一定可以實現所有的夢想。從那時開始,埃爾裏森真正有了自己明確的目標—他要擁有一個超級銷售團隊,成為一名成功的高級直銷商。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埃爾裏森的直銷事業逐漸有了很大起色。產品示範、銷售和推薦,他在這個行業遊刃有餘。隨著團隊的壯大和產品銷售量的增加,埃爾裏森終於體驗到了財富倍增的奇妙魅力。
今天的埃爾裏森早已實現了“做成功的高級直銷商”的夢想,收入自然也是今非昔比。
埃爾裏森的經曆告訴我們,人一旦明確了奮鬥目標,才會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實現成功。人有了目標,就有了熱情,就有了積極性,就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有了目標的指引,人才能像雄鷹一樣展翅翱翔。
有些人往往會給自己定下很多目標,但是正如中國一句古老的諺語所說的一樣:“無誌之人常立誌,有誌之人立長誌。”
如果我們常常變換自己的想法,時不時地就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卻沒有足夠的毅力和信心去堅持不懈地實現它,那麼我們就注定失敗。
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有時也會被一些毫無意義的瑣事分散精力,擾亂視線;亦難免遭遇一些艱難困苦,於是失去勇氣,喪失信心,在中途停頓下來,或是放棄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標。這時,不要忘了時刻提醒自己: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自己心目中的目標哪兒去了?別讓目標受到幹擾,我們要學會的是讓心靈專注於一個目標。漫無目標或目標過多,都會阻礙我們前進。
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
每個人都想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怎樣才能做到呢?在做出回答以前,你要先問問自己:是否有在困難麵前永不低頭的信念?是否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我不行”,因此就選擇了放棄?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上帝宣旨說,如果哪個泥人能夠走過他指定的河流,他就會賜給這個泥人一顆金子般的心。這道旨意下達之後,泥人們久久都沒有回應。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有一個小泥人站了出來,說他想過河。
“泥人怎麼可能過河呢?你不要做夢了。”“你知道肉體一點兒一點兒失去時的感覺嗎?”“你將會成為魚蝦的美味,連一根頭發都不會留下……”他的同伴都為他擔心。
然而,這個小泥人決意要過河。它不想一輩子隻做一個小泥人,它想擁有自己的“天堂”,但是它也知道,要到“天堂”,得先過“地獄”。這“地獄”就是它將要走過的河流。
小泥人來到了河邊。猶豫了片刻,它的雙腳踏進了水中。
它感到自己的腳在飛快地溶化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遠離自己的身體。“快回去吧,不然你會毀滅的!”河水咆哮著說。
小泥人沒有回答,隻是沉默著往前挪動。這一刻,它忽然明白,它的選擇使它連後悔的資格都不具備了。如果退回岸邊,它就是一個殘缺的泥人;如果它在水中遲疑,隻能加快自己的毀滅。而上帝給它的承諾,則比死亡還要遙遠。
小泥人孤獨而倔強地走著。這條河真寬啊,仿佛耗盡一生也走不到盡頭。小泥人向對岸望去,那裏有美麗的鮮花、碧綠的草地和快樂飛翔著的小鳥。也許那就是天堂的生活。
小泥人一厘米一厘米地堅持向前走,不知道過了多久—簡直就到了小泥人絕望的時候,它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上岸了。它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身上的泥土玷汙了天堂的潔淨。它低下頭,開始打量自己,卻驚奇地發現,它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除了一顆金燦燦的心,它夢想的奇跡終於出現了。
其實,每一個人都會擁有這樣一顆心,隻要你有毅力、不退縮,那麼你就可以提升自我的價值,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
1942 年3 月,在百老彙的社會圖書館裏,著名作家愛默生的演講使年輕的惠特曼激動了:“誰說我們美國沒有自己的詩篇呢?我們的詩人文豪就在這兒呢!……”這位身材高大的當代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講話,使台下的惠特曼激動不已,熱血在他心中沸騰,他渾身升騰起一股力量,他要深入到各個領域、各個階層,體驗各種生活方式,他要傾聽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聲,去創作新的不同凡響的詩篇。
1854 年,惠特曼的《草葉集》問世了。這本詩集熱情奔放,衝破了傳統格律的束縛,用新的形式表達了民主思想和對社會壓迫的強烈抗議,對美國詩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草葉集》的出版使遠在康科德的愛默生激動不已。誕生了!國人期待已久的美國詩人誕生了!他給予這些詩以極高的評價,稱這些詩是“屬於美國的詩”,“是奇妙的”,“有著無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但是惠特曼那創新的寫法、不押韻的格式、新穎的思想內容,並非那麼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他的《草葉集》並未因愛默生的讚揚而暢銷。然而,惠特曼並未失去信心。1855 年底,他印起了第二版,在這版中他又加進了20 首新詩。
1860 年,當惠特曼決定印第三版《草葉集》,並補進些新作時,愛默生竭力勸說惠特曼取消其中幾首刻畫“性”的詩歌,說否則第三版不會暢銷。惠特曼對愛默生表示:“在我靈魂深處,我的意念不服從任何的束縛,而是走自己的路。《草葉集》是不會被刪改的,任由它自己繁榮和枯萎吧!”第三版《草葉集》出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國界,傳到英格蘭,傳到世界許多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