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迷霧重重(上)(1 / 3)

進了山莊,已是晚飯時分。

慕容複吩咐下人打掃客房安置袁南夢,自己帶著三姝回了書房。

阿朱精於易容,阿碧古靈精怪,一路同船而來,袁南夢女扮男裝的事哪裏瞞得過她倆?這時便說給了慕容複知道。

短暫的了然之後,慕容複陷入更深的思索。三女不敢打擾他,便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一時間,書房中隻聽見手指輕叩書桌不規律的“篤篤”聲。

現在,慕容複絕對確定,袁南夢的身份不正常。因為在他的印象中,喬峰身邊除了阿朱姐妹,再不曾有過別的女人。杏子林之會,更應該隻有喬峰、段譽才是。這個女子,來曆不明,姓名陌生,到底是何方神聖?

思緒轉到了對自己現狀的分析上。很顯然,整個故事的發展已經完全變了走向:丐幫內亂原本是四大長老發動,影響廣大,這時卻一早就被鎮壓,根本沒有掀起什麼風浪;西夏設伏應該隻有一次就成功了,現在呢,不僅丐幫成功撤離,還多了一個段延慶橫插一腳;阿朱本應受喬峰大恩,又假扮喬峰去救丐幫,從此再沒有回過參合莊,可是現在卻仍然好好地陪在自己身邊;段譽本應該在小茅屋中和自己大打一場,種下了他和王語嫣之間緣分的種子,可是這時更是八字沒一撇。這一切的一切,到底為什麼會變?難道是有外力介入、改變了故事的走向麼?如果是這樣,這個外力,又是什麼?這個故事,又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眼前迷霧重重。

段譽在蘇州城中被鳩摩智擄走,一路上智計百出,將鳩摩智耍得團團轉。

其實,若論智謀、論經驗,十個段譽也不是鳩摩智的對手,焉能騙得倒他?這事情壞就壞在一個“貪”字上。

鬥智這回事,本就是各逞心機,要雙方均無所忌才鬥得起來。可是現在情況卻大不相同:鳩摩智要六脈神劍,隻能著落在段譽身上,自然不敢害他性命,充其量威嚇、折辱一番,偏偏段譽軟硬不吃,又深諳“大丈夫能屈能伸”之道,更看準了他不會害自己性命,這便百無禁忌,自然占盡主動。有些話,鳩摩智明知他十有八九是胡謅,卻仍不願放過那十之一二的可能,兩人相差之間,更不能以道裏計。

鳩摩智一路威逼利誘,天天好酒好菜伺候著,好容易騙得他寫了些不知真假的秘籍出來,他便死活不再寫了,理由是自己記得的隻有這麼多,餘下的要著落在袁南夢身上。鳩摩智一點法子都沒有,隻得依他說的趕赴少林。

這卻是歪打正著了。段譽倒並不知道袁南夢行蹤何處,隻是素聞少林乃天下武林泰鬥,為中原穩定出了大力。在他想來,見到方丈,隻需說明這鳩摩智是吐蕃國師,少林眾僧自會出手將他擒下。至於如何才能見到方丈、如何將鳩摩智的身份說破卻又令他毫無所覺等等這些事,他是一絲半點也不曾考慮過。

平頂山腳。

喬峰快馬加鞭,一路趕往少林。這一日終於趕到平頂山腳下。大概估算,還有一日就該到少室山了,他也便不甚著急,放緩了馬速。

忽見前麵塵土飛揚,似乎有大隊人馬通過。走得近了,他才發現,這隊人很是怪異,大部分是吐蕃武士打扮,中間卻有個奇形怪狀麵目凶惡的喇嘛,與一個白衣公子並騎,不斷交談,神色忽而恭敬有禮忽而嚴肅威嚇。

再細細一看,這才發現那風度翩翩的白衣公子,正是自己的結拜兄弟——段譽。

這下喬峰犯了難:大理與吐蕃素來交惡,段譽這個鎮南王世子與吐蕃人混在一起,定然沒有好事,看這情況說不定便是被挾持了,自己這個大哥當然不能不管;可是三妹走時千叮嚀萬囑咐,要自己盡早趕回家中,顯然家中將有大變。一邊是父母,一邊是義弟,怎麼辦?

猶豫半晌,本想驅馬快快趕回家中,可是喬峰卻發現自己實在無法看著自己的兄弟身陷危境卻不施以援手,心中隻好安慰自己:家中的事再急也不在乎這一兩個時辰,大不了一會兒路上再快些就是了。這樣想著,他悄悄綴上了這群吐蕃人。

他是知道段譽身負的“淩波微步”何等玄妙的,這些人的守衛、監視也並不如何嚴格,可段譽竟然無法逃脫。這使得他對這群人的實力和手段越發警惕。更何況,他雖不識得鳩摩智,可也看得出此人地位崇高、武功深厚,一時間竟不敢貿然出手。

直到正午時分,眾人在路邊的一個小茶棚打尖。喬峰早已趕在他們之前坐在茶棚裏,坐的又是個偏僻角落,竟沒有人對他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