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緬甸戰爭(2 / 2)

曾國藩進入緬甸受到了緬甸國王曼同的盛情歡迎,而緬甸本來雖然在緬甸派遣到中國的使節的強烈支持下發出求救令,但是內心其實是不抱希望的,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情況緬甸也是了解的,如果不是派遣到中國的緬甸特使強烈的要求,中國很可能在緬甸被吞並後才知道這件事情,而當曼同見到這次隨著曾國藩一起到來的一萬狼軍後,馬上意識到中國的軍隊的強大,緬甸於英屬印度接壤,所以對列強軍隊其實是有了解的,所以他馬上了解到這一萬軍隊的分量,在曾國藩提出需要緬甸方麵提供補給的時候,曼同是滿口答應,而曼同也堅定了抵抗的決心,其實在這個時候冷兵器的使用者隻要有著決死之心也未必就會被熱兵器打敗,主要還是看你有沒有決心一戰。(曆史上第一,第二次英緬戰爭緬甸的表現可以說相差巨大)

曾國藩在緬甸國王提供的住處稍做休息,他知道馬上就要開始戰鬥了,他很清楚的了解到皇帝陛下對自己不是絕對的信任,現在在找不到人的情況下的權益之策,自己隻能做出良好的表現才行,但是心中還是有些疑惑,雖然自己一直都喜歡領軍,為此還熟讀兵法,但是這應該是隻屬於自己的秘密,為什麼皇帝陛下會派自己出征,難道陛下有一個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報網,而這個情報網厲害到連自己私人的事情都知道,他不由又想起了那次和皇帝的單獨見麵,皇帝對自己的了解——心事重重中曾國藩進入了夢鄉,為了即將到來的一場大戰。

七月下旬中國軍隊進入到馬達班,協助緬甸軍隊防守,這個時候的曾國藩一心想的是自己不能出錯,不能讓英國攻進來,他現在還完全沒有建功立業的想法。

就這樣一直打到八月份,整場戰爭中中國一直是處與防守狀態的,每個中國人都記得第一次鴉片中四千英軍在中華大地上縱橫的往事,所以即便是曾國藩這樣有軍事天賦的人也沒有能在短時間內明白其實軍事力量對比的天平其實已經向他傾斜了,不客氣的說著這次英國的兩萬的軍隊雖然看起來強大,但是其殖民地軍隊的性質決定他隻能打順風仗,所以曾國藩其實小心過頭了,在雙方戰鬥了一段時間後,英軍總算知道了這次和自己戰鬥的居然是中國軍隊,這真的讓英國的戈德文吃了一驚——中國居然敢惹英國,上次的鴉片戰爭打的她還不夠痛們。

而其實這個時候戈德文和曾國藩同時意識到戰場上的形式已經改變了——中國實際上比英國的殖民地軍隊強大,但是在這個戰機一閃即失的情況下,曾國藩終於展現了非凡的軍事天賦,就在戈德文還在疑惑:“也許中國軍隊比英國的要強?”曾國藩已經可肯定的想:“中國軍隊比英國的軍隊要強!”

但是其實這個時候奕詝派遣的援軍馬上就要到了,曾國藩知道現在自己出擊也許可以給英國軍隊以重創,但是還是要冒上一定的風險,但是思考中曾國藩想起了皇帝陛下親自把他外放到雲南地區其中的深意,那次單獨見麵奕詝看著自己的眼神,他的神情變的堅定,下命令——全軍出擊!主動進攻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