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時,應避免使其接觸自己專用碟子裏的菜。
飲酒缺乏自製
中國人有獨特的酒文化,在酒桌上更有一醉方休的傳統。但一味喝酒而不加限製是不對的。
別人勸你喝酒,勸多少喝多少,顯得沒有原則、缺乏自製力,別人會認為你做事為人也是如此。如果你作為單位的代表與談判代表在宴會上喝酒時不自製,根本就是對自己單位的不負責;如果你身負開車、主持等任務,在酒桌上不加控製地喝酒,等於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酒量不大而不限製自己喝酒,等你喝醉了吐得一塌糊塗就會洋相盡出。
溫馨提示
□在宴會上飲酒要掌握分寸,避免喝醉。
□在宴會上,別人向自己勸酒時不應照單全收。
□在宴會上飲酒時,言語、動作不能放肆。
別人敬酒時捂酒杯
參加宴會時,相互敬酒是這種場合的常見行為,也是禮貌的表現。但有許多人因為自己不擅飲酒或不喝酒,或者因為其他原因暫時不能喝酒,對於別人的敬酒,下意識地采取捂酒杯的動作抵擋。這樣可不應該。
捂住酒杯是對酒的拒絕,在敬酒者看來,也是對他祝福和問候的拒絕。晚輩敬酒遇到這樣的動作,會覺得受到了歧視;長輩敬酒遇到這種反應,會覺得臉上無光;想結識你的人遇到這樣的動作,會覺得你不容易交往。
別人向自己敬酒時,即使不飲酒也應允許對方象征性地為自己斟酒。
別人向自己敬酒時,應禮貌地舉杯回禮。
如果自己的確不能飲酒,應禮貌向別人說明,並象征性地輕抿酒杯。
越過身邊的人敬酒
越過身邊的人敬酒是不應該的,別覺得自己身邊的人無關緊要就不向其敬酒。
如果你身邊的人是陌生人,越過對方敬酒等於是向對方表明“我不打算認識你”;如果對方是普通朋友,越過對方敬酒等於是告訴對方“你對我並不重要”;如果對方是晚輩或下屬,越過對方敬酒是表明你對他不屑一顧;如果對方是長輩,越過對方敬酒幾乎是對他公然表示不敬。無論你身邊的人是什麼身份,越過對方向別人敬酒,即使被敬的人也會覺得你的做法不盡如人意。
敬酒時應按照一定的次序,如順時針。
敬酒時,不要跳躍式進行。
給領導敬酒時杯沿高於對方
中國人喝酒,在酒席上有一整套的細節禮儀,不遵循是不應該的。例如給領導敬酒時,你的酒杯杯沿不應高於對方。
給領導敬酒時使自己酒杯的杯沿高於對方,表明自己覺得自己的身份、地位高於對方,或者暗示對方:我看不起你,你不值得我尊重。雖然僅僅是幾毫米的距離,卻能看出一個人是否細心,是否懂禮貌,是否心中有別人。
給長輩、友鄰單位的同輩以及初次相識的朋友敬酒時,自己的杯沿也不應高於對方。
溫馨提示
□給領導敬酒時,杯沿應低於對方,應雙手擎杯。
□給領導敬酒的同時,應禮貌地用祝福的話語表達敬意。
主人或主賓致辭時與旁人交談
在宴會上,你的一舉一動都必須注意,否則就很容易失禮。
參加單位的宴會,領導講話時你和身邊的同事交談,會幹擾現場秩序,引起眾人側目。如果引起領導注意,你等於是“撞槍”。參加婚宴、壽宴,主人致辭時你與旁邊的人交談,會讓別人認為你看主人不順眼。參加大型酒會,主持人致辭時你找旁邊的人交談,不僅是給自己丟臉,也是給自己的單位丟臉,別人會認為你所在單位的人素質都差。
把政治與新聞當作餐桌上的好話題
政治與新聞向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將它們作為餐桌上的好話題並不合適。
餐桌上有眾多女性在座時,提出政治與新聞話題,通常會讓平時對這些信息不加關注的女性客人感到無所適從以及被動的尷尬。當餐桌上有不同政治派別或不同國家的客人在座時,政治與新聞話題容易引起誤解和不愉快的爭執。宴會本應是充滿歡樂、氣氛輕鬆的場合,政治和新聞話題會憑空帶來緊張,增添不必要的火藥味。大談政治和新聞話題,會讓談話者顯得好大喜功,愛出風頭,這顯然是對在座者的不禮貌。
溫馨提示
□當有外賓在場時,應避免在餐桌上談論敏感性政治問題。
□當有人在餐桌上談起不合適的話題時,主人和其他客人應盡快不動聲色地將話題轉移。
在中餐宴會上隻吃飯不說話
在中餐宴會上悶頭吃飯、一語不發是不對的。
中餐宴會的實質就是展開交際,增進彼此感情,不說話是大忌。隻吃飯不說話,一來會給人以不擅交際或故作清高的印象,容易被認為是個人不良情緒的當眾宣泄;二來會使現場氣氛冷場,甚至陷入尷尬;第三會讓想結識你的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該如何與你交往,甚至對你望而卻步,喪失與你交往的興趣。如果宴會上有貴賓,你的沉默很容易引起對方的疑心和不快,覺得你在給對方臉色看。
酒桌上大聲喧嘩
在酒桌上大聲喧嘩,有人也許覺得無可厚非,覺得“言重了”,其實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在環境幽雅的高級酒店裏吃飯時,在酒桌上大聲喧嘩,有失你自己的身份;在普通飯店的大廳裏吃飯時,在酒桌上喧嘩,影響周圍人的心情;在別人的家宴上大聲喧嘩,是得意忘形、對主人的不禮貌。如果你初次與人相識而因為工作原因喝酒,在酒桌上喧嘩,也許會使你失去對方的興趣和信任。
在酒桌上應保持文明、禮貌的姿態。
在酒桌上應避免高聲猜拳、行酒令,避免爭吵、強行灌酒。
隨時隨意轉桌
隨時隨意轉桌絕對不受歡迎。
新上的菜,長輩或主賓一口都沒吃到,你就轉桌自己先下筷子,別人會覺得你不懂得尊重人,不懂得禮節;別人正在舉杯祝酒,你轉桌吃菜,別人會覺得你目中無人;別人正在夾菜,你轉桌是在給夾菜的人搗亂,給人的感覺是你成心讓他夾不著或者夾不牢;眾人正在就某事停箸討論,你卻旁若無人地轉桌準備夾菜,明顯是對吃菜的興趣大過對與大家交往的興趣。
隨時隨意轉桌,顯得過於自由,這非但不便於製造輕鬆隨意的氣氛,更容易給大家帶來疑惑和尷尬。
溫馨提示
□不要待主賓還未品嚐第一道菜時轉桌。
□轉桌時,如果有必要,應先用語言或眼神、動作向大家提示一下。
結伴提早離席
在宴會上覺得自己吃得差不多了,想去辦別的事情,又不願單獨離開,於是慫恿三五個人一起做伴提前離席。這是不對的。
參加別人的家宴也好,參加單位舉辦的節慶宴會也好,或者參加友鄰單位的便宴,都不應結伴提早離席。宴會的性質不同於雞尾酒會,不能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想何時走就何時走。提早離席已經是散漫的表現,結伴提前離席更是對宴會舉辦者公然的惡意叫板。
有必要提前離開時,不要找一個甚至幾個同伴一起離開。
提前離開時,應盡量從側門離開。
吃西餐不識菜名胡亂點
吃西餐時,尤其是在正規的西餐廳吃飯,不認識菜名千萬別胡亂點。
點一堆湯或點一堆肉,餐桌上顯得單調不說,如何把食物吃喝完都是個問題;點一堆現場演奏的音樂,額外花錢不說,幹等著半天才知道你的“菜”已經“品嚐”過了,讓人哭笑不得;點的甜食過多,整頓飯吃得不會舒服。總之,吃西餐而不懂菜譜胡亂點,則既無法吃飽吃好,又會給同伴留下糟糕印象。
如果自己沒有把握,可以請服務人員稍做介紹或提供建議。
吃西餐時,點菜也應考慮到別人的口味和禁忌。
吃西餐不會點酒
吃西餐時人們不一定會喝酒,但如果有人提議喝酒,而你不會點酒、不會喝酒,會使這頓西餐少了很多“味道”。
吃西餐不會點酒,一方麵會使西餐的酒與菜搭配不當而口感欠佳,使某些味道獨特或品質優良的酒難以體現出它的特點;一方麵你容易被視為不懂裝懂,從而引來別人的不信任。點酒而不會喝酒,在酒中隨意摻雜其他飲料,美其名曰“雞尾酒”,這是對好酒和西餐廳的不敬,是對西餐文化無知的表現。
溫馨提示
□吃紅肉如豬肉、牛肉等時適合點紅酒,吃白肉如雞肉、魚肉等時適合點白酒。
□點酒時應根據在座客人的身份、性別、喜好來點,不會點酒可以請懂酒的同伴或服務人員幫助。
□喝酒時應避免吸著喝,且應避免猛烈搖晃酒杯。
吃西餐擦餐具
吃西餐不應該用餐巾或紙巾擦餐具,因為這是對餐廳或主人不信任和不尊敬的表現。
西餐講究美食美器和優美的環境,當然也講究潔淨衛生。無論是在公共餐廳還是在外國友人家中,西餐上桌前,其餐具必然是經過嚴格消毒、清洗得幹幹淨淨才肯端上桌的。如果你出於習慣,哪怕是象征性地擦一下餐具,服務人員或主人都會認為你嫌餐具髒,對餐廳的檔次和服務不信任。如果對方認為你借此挑釁,結果會更不愉快。
西餐桌上的餐巾是用來擦手和就餐中的汙漬的,而非用來擦餐具的。
餐巾應放在膝蓋上,不能塞在領口或圍在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