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你在送禮與宴會禮儀方麵最可能犯的錯誤(3 / 3)

做客時,應該在進門之初就送上禮物。

禮物上留著價格標簽

送給別人的禮物上不要留著價格標簽。

送給別人的禮物上掛著價格標簽,有炫耀、要求對方交換的嫌疑;送給別人的禮物上掛著價格標簽,讓人感覺更像商品;將留著價格標簽的禮物送給別人,顯得你挑選禮物不夠仔細,送出禮物時不夠真誠。如果對方看到禮物標簽上高昂的價格,還可能因為覺得受之有愧而拒絕接受,這樣對送禮者與受禮者來說都是尷尬。

所以,對於送出的禮物,應將其價格標簽撕毀並消除痕跡。

送出禮物時,不要提及它花了多少錢。

送出禮物時,不要強調它的價值,而應強調它所承載的情誼。

回禮不看價值

受禮後回禮是送禮禮節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回禮時,不能不考慮禮物的價值。

公務交往中,別人送了高檔禮品給你,你卻回給對方一件價值遠低於對方禮物的物品。這顯然是對對方的不敬,也給對方留下目中無人、一毛不拔的印象。遠道而來的親戚拎了一大堆土特產來看你,對方臨走時你卻隻送出一罐已經吃過一部分的、自家醃的老鹹菜,對方一定會覺得不是滋味。一個初次相識的人送了一份便宜禮物給你,你卻回給對方相當於對方數倍價值的貴重禮物,對方一定會認為你是在埋怨他太小氣,同時又是在顯示自己的財大氣粗。

溫馨提示

□向平輩友人回禮,禮物價值應與自己收到的禮物相當;向關係親密的人回禮,以對方喜好為主,不必特意考慮禮物價值。

□向長輩回禮,禮物價值應稍稍高於對方的禮物,但不應高出太多。

□向關係一般、沒有深交的人回禮,其價值應與收到的禮物相當或稍高。

不禮貌地退回不適當的禮物

收到有騷擾意味的禮物,收到有惡作劇或侮辱意味的禮物,收到自己所在單位明文規定不能收的禮物……當我們收到不合適的禮物時,第一時間的想法就是把它退掉。但是有不少人因為退還禮物時不禮貌而使送禮和受禮雙方都丟了麵子。

退回禮物時不禮貌,會讓送禮人陷入尷尬境地,甚至會讓對方惱羞成怒;會讓別人覺得你故作姿態,故意讓對方出醜;會給人留下不近人情、不懂得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的印象。如果送禮人出於好心,隻是不懂規矩或不知道你的喜好,粗魯拒絕是對他的傷害。……

收到不能收的禮物而又不便當麵退還時,應私下找合適的場合和時間退還。退還禮物時,態度要誠懇而有禮貌。

受禮後不回禮

受禮後不回禮是很不禮貌的事。

如果送禮者是親朋好友,受禮而不回禮,對方會認為你漠視他們;如果對方是新認識的朋友或客戶,受禮而不回禮,對方會認為你缺乏社交經驗或者吝嗇、計較。如果對方送禮是為了慶祝你的生日,受禮而不在對方生日時回禮,對方會認為你自私而且故意惹其不快。如果送禮者代表集體、企業或團隊,受禮而不回禮,是對整個集體和團隊的無禮。受禮而不回禮,是對送禮者禮貌的無動於衷,也是對自己聲譽和形象的不負責任。

如果客人來自己家做客時送禮,受禮後應當在客人告別時回贈客人禮物。

如果當下沒有合適的禮物,應該抽時間回贈送禮者一份禮物。

回贈的禮物檔次應該與收到的禮物相當,不應太貴或太便宜。

將收到的禮品很快轉送別人

自己收到的禮品,無論檔次如何,都不應該很快轉送別人。

甲去丙家做客,一進門就看到一件熟悉的禮品,包裝上還捆著自己精心挑選的絲線。丙說那是乙剛送來的。甲頓時氣悶,因為這禮品正是昨天他送給乙的。這種事例,想必誰遇上都會不高興。當著送禮人的麵將禮物轉送給身邊的人,送禮人會有受侮辱、受歧視之感;待送禮人走後很快將禮品轉送對方熟悉的人,送禮人知道後會有受騙、被利用之感。

別人送禮給你是表示尊重和牽掛,而你轉手將禮品送給別人就是對送禮人情誼的褻瀆。借花獻佛無可厚非,但不能把送禮人的尊嚴也一並獻掉。不尊重送禮人的感受而隨便轉送禮品,不能說這樣做符合禮儀。

溫馨提示

□收到禮品後,如果自己不需要或不喜歡,可以禮貌地表示謝意並退回。

□將禮品轉送別人時,應保證送禮人不會知道和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