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你在送禮與宴會禮儀方麵最可能犯的錯誤(2 / 3)

送華而不實的禮物,隻能讓受禮者對你的禮物感到為難,而不能感受到你的真心祝福。

不要為精美的包裝而挑選禮物,不要為“大”和“沉”而挑選禮物。

不要送自己都覺得顯得虛偽的禮物。

送禮不講場合

送禮不能不講場合,否則送禮不成反倒惹出麻煩。

從老家帶來一堆土特產,如果趁朋友上班時間直接送到對方單位,則既幹擾朋友的工作,又使其違反辦公室工作原則。別人即使不認為你是在行賄,也會借機把你送給朋友的禮物分走一部分。把代表集體的公務禮品神神秘秘地送到客戶、同行主管的家裏,禮物就帶上了強烈的私人色彩,從而顯得曖昧。對方也難免感到莫名其妙,因此而生氣也說不定。

送禮如果不講場合,就難以使禮物發揮作用,也難以使送禮者的好意得到體現和承認。

當著幾個人的麵給一個人送禮

當著幾個人的麵給一個人送禮,如果那個人是你的師長、你已經確定關係的戀人,也許這麼做會讓禮物更顯得貴重。但如果受禮人和其他在場的人與你的關係相當,這樣做就不妥了。

當著幾個普通同學的麵送禮給其中之一,會引起別人的疏遠和嫉妒;當著幾個同事的麵隻送禮給其中一個,其他人會認為你們有什麼特別的關係,如果對方是異性,你無疑是給自己製造緋聞。當著幾個人的麵給一個人送禮,會讓受禮人感到尷尬,不利於你和其他人關係的進展。

送禮忽略恰當的方式

許多人送禮隻關注送什麼禮物,卻忽略了選擇適當的送禮方式。這是錯誤的。

為了表達愛意或歉意,對於個性靦腆、多疑、好衝動的人而言,當麵送禮可能會引起對方的誤解或使其產生壓力;而對於某些與你關係親密的人而言,不親自送禮就說明你對其感情不夠真摯。有的人認為當眾受禮比較有麵子,有的人卻認為請禮儀公司派專人來送禮,會使自己更有尊貴感。如果你不太了解送禮對象的心理和個人情況,不注意送禮方式很可能使禮物失去效用。

溫馨提示

□送禮的方式有親自送、請人轉交和郵寄等。

□送禮的方式應根據受禮人的身份、年齡、性格、喜好來確定。

送禮不懂得投其所好

送玩具娃娃給喜歡汽車模型的小男孩,他不會領情;送吃素食的人薰腸,對方會覺得你太不會來事;送喜歡淡雅色彩的人色彩濃豔的掛毯,對方不會覺得你的情誼有多重;送古董收藏愛好者假冒的古董,對方會覺得你嘲笑他的見識和眼力。

送禮不懂得投其所好,禮品就是廢品;如果恰好犯了受禮人的習俗禁忌,就是不折不扣的弄巧成拙。送禮本是表達對別人的牽掛和尊重,如果不懂得投其所好,結果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全盤皆輸。

送禮前應該了解受禮人的喜好等個人特點。

送出的禮物應該符合受禮人的需要、性情。

送禮不考慮與對方的關係

送司空見慣的台曆、掛匾等禮物給領導和長輩,顯得敷衍對方;送有曖昧色彩的內衣給異性朋友,顯得輕佻、不尊重對方;送與對方興趣愛好不沾邊的禮物給好朋友,顯得忽視對方;送昂貴而不實用的禮物給節儉成性的父母,在他們看來反倒不如不送。

送禮如果不考慮自己與對方的關係,禮物就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可能起反作用。送禮既然是表達禮儀的方式,就應該讓禮物適合受禮人。

送禮時應根據自己與受禮人的關係來確定禮物的品種、時間、場合。

給病人送禮不考慮對方需要

說起給病人送禮,不考慮對方的需要而從自己的想法出發是錯誤的。

送雞蛋、水果、滋補湯之類的食品給不能進食的病人,似乎是在用這些東西引誘他;送恐怖小說給需要良好睡眠的病人,等於是想加重他的病情;送含糖量高的食品給糖尿病病人,隻能說明你的無知或惡意。

給病人送吃的,不要以為越有營養越好,因為有的病人不適合,有的病人甚至任何食物都不能吃;給病人送用的、玩的,不要以為越新奇越好,因為有的病人不能有激動情緒。不加考慮地送禮給病人,最糟的結果就是適得其反。

溫馨提示

□送給病人的禮物應該對他的健康恢複有幫助。

□送給病人的禮物應該不犯對方的禁忌。

□送給病人的禮物應該有助於他心情的愉快。

做客離開時才將禮物送給主人

做客離開時才取出禮物,這麼做真的很不合適。

做客離開時才將禮物送給主人,對方會覺得你原本不舍得,因此也不好意思接受你的禮物;做客離開時才拿出禮物,對方會覺得你以此來檢驗對方對你的招待水平。如果恰好對方對你的招待很一般,而你的禮物很高檔,對方會感到你別有用心。離開時,主人可能會送給客人禮物。如果這時才取出你的禮物,就有交換的意味了,主人會想:“如果我不送禮給他,看來今天他這禮物不會送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