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葡萄牙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住居歐洲葡萄牙,國民性格多豁達;感情細膩喜開誠,交往不願心滲雜;話題樂於聊鬥牛,人人尊愛石竹花;忌諱“十三”和“周五”,認定遇其災萌發;盯視他人含歹意,違犯必把禍惹下。”這首小詩充分體現了葡萄牙人民性格及愛好的特點,也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那個曾創造傳奇的國度的人們。
葡萄牙人非常熱愛大自然,幾乎隻要有院子的家庭都會有自己的小花園。他們喜弄花蒔草,在整個國家內都是一道隨處可見的風景。
葡萄牙國內花木色澤豔麗,即使到了冬天,也到處可見紅花綠葉。
對於葡萄酒的偏愛是葡萄牙人的又一種嗜好。在眾多葡萄酒中以波爾圖酒為最,它被葡萄牙人列入恢複體力的補酒。而且他們對飲酒的時機還挺講究,一般他們飯前要喝開胃的葡萄酒,飯後要喝助消化的葡萄酒,吃海味菜肴時要配白葡萄酒,吃肉類時要配紅葡萄酒,吃冷盤時要喝玫瑰香葡萄酒,吃點心時要喝葡萄汽酒,看到這裏,你不禁會感歎葡萄牙人對葡萄酒的了解和癡迷。
葡萄牙人習慣在人名前加上某種稱呼,以此來表示對對方的禮貌與尊重。他們對男子統稱先生,對婦女稱呼為夫人或女士,對未婚女子多稱小姐或女士。對國家元首、議長、總統、部長、議員、大使、最高法院法官、市長、州長、三軍將領、文化團體領導人等要在他們的名字前加上“埃塞倫西亞”一詞。
葡萄牙人運用第二人稱時為“伏薩埃塞倫西亞”。第三人稱時用“蘇阿埃塞倫西亞”。在書寫時,為表示對國家元首的尊重,不使用縮寫。對宗教領袖如教皇、大主教等不能用閣下一詞,而要說“桑地達德”或“埃米能西亞”。前者用於教皇,後者用於紅衣大主教,二者都是閣下的意思。
葡萄牙人的性格開朗豁達,感情細膩真摯,待人誠懇熱情、衷於直言直語,說話不喜歡繞圈子。他們處事極其認真、對於客人非常禮貌,不論身份高低,一般都會親自將客人送到門口。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他們“男尊女卑”現象較為嚴重,一般男人享有的權力婦女則沒有,比如選舉權、選夫權,甚至在銀行都不得獨立帳戶,未經丈夫許可也不能取得護照等等,她們有的隻是繁重勞動的權力,但這一現象在現在已有很大的緩解。
每到節假日,葡萄牙人普遍都喜愛野餐,家庭野餐非常盛行。無論是古堡前、風車旁,還是路旁花叢等都是他們野餐的好地方。不僅自己享受到開心,凡有過路人從近旁經過,也都會受到他們盛情邀請,將快樂帶給陌生人。他們喜歡在閑聊中暢敘本國的優點和個人的一些愛好,文明鬥牛等活動,更是他們樂於談論的話題。
葡萄牙人都非常偏愛石竹花,並且將其視為革命和勝利的象征,他們常以石竹花來相互表示祝賀,還喻其為國花。他們還喜歡薰衣草和雁來紅,因為他們覺得這些花草既有觀賞價值,還有有經濟作用,同時還會給人們帶來快樂和幸福。
每年聖誕節,葡萄牙人還要烤製曾得到王後伊沙白爾讚賞過的18英寸的麵包分給大家,此時,他們會覺得自己非常榮幸。
葡萄牙人提倡文明鬥牛,他們愛看隻供觀賞的鬥牛,不會將牛在場內殺死。他們喜愛唱一些最能表現葡萄牙人落寂感受的宿命之歌。
葡萄牙人具有強烈的家族意識,凡事慢三拍,所以事先應安排好,不要將事情安排的過於緊急,適應他們的慢節奏。尤其是急性子的人,更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適應他們的拖拖拉拉。
葡萄牙人比較紳士,在交往過程中要切忌對婦女粗魯無禮,這是缺乏禮節的表現。同時,有種族歧視在葡萄牙也是受到鄙視的。
交際過程中名片也不是隨意使用的,遞交名片這種行為通常用於公司的高級職員之間。商務談判中最好不要給對方施加壓力,能保守地提出生意條件最佳。
約會由雙方進行協定,沒有預先通知時不能失約,但對於葡萄牙人來說,等候15—30分鍾也並不是稀奇的事。他們的多數會見都安排在主顧的公司辦公室裏,主人可以關照一杯酒、一杯咖啡或不含酒精的飲料,客人接受也是禮貌的表現。
雖然葡萄牙語是國語,但人們也講英語和法語,而且用英語進行商業談判是最普遍的。在訪問私人家庭辦的小型公司時,應該先確認是否帶一點小禮物,比如一束鮮花,給對方留下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葡萄牙人參加正式活動時的衣著比較講究,但是他們約會都習慣遲到。足球是葡萄牙人的第一運動,無論是在咖啡館、學校或朋友間說的話題,都離不開足球。
葡萄牙人還喜歡討論家庭、葡萄牙的優點和個人的愛好等,但是對於有關政治和政府的問題卻是他們極力避免的話題,這也是他們輕鬆生活態度的體現。
葡萄牙人認為用一個手指去召喚人是對人的侮辱,因此,呼喚別人正確的手勢應該是手心向下,揮動所有的手指或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