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奪魔爪的繼續延伸
葡萄牙在開通印度的航線,占領了印度洋之後,將侵略殖民的魔爪伸向了距離印度不遠的中國。其實,攫取中國無窮的財富始終是葡萄牙人心中的一個夢想。葡萄牙已到達了離中國不遠的香料群島,那麼自然而然的,中國就成了下一個重要目標,這也是葡萄牙實現帝國夢的一部分。
1517年,皮雷士接受派遣隨費爾南·安特拉德率領滿載香料的船隊到達珠江口,並向廣州當局表明自己的使節身份。因葡萄牙並不是明朝的朝貢國,以當時的製度,接待外國使節必須經過朝廷的批準,但京穗間路途遙遠,傳遞消息用時漫長。等得不耐煩的葡萄牙人,強闖珠江口,居然讓他們沒有任何阻攔地溯江而上直達廣州,顯然這是廣州備倭都指揮使失職所致。
在皮雷士努力爭取武宗召見的時候,費爾南於1520年回到葡萄牙,他被當作“發現中國的英雄”受到熱烈歡迎。費爾南走後,他的弟弟西蒙接替了他的職務。西蒙是個無法無天的家夥,他像對待東非土著人那樣對待中國人,在南頭島上建立殖民據點,私設法庭,排除中國管轄;支持海盜,販賣人口,奸淫婦女;拒納關稅,侮辱中國官吏,搶劫、勒索其他國家的商人等,甚至當地還有流傳甚廣的掠食小孩的傳說。連1521年接替他職位的卡爾沃也說他犯下了“無窮的罪行”。
武宗一回京就病倒駕崩了,嘉靖皇帝即位。嘉靖皇帝在葡萄牙給國王的信中沒有發現願意成為中國藩屬國的話,而以前費爾南的信中有類似的話,因此對葡萄牙人沒有了好感。葡萄牙人在中國的劣行又被大臣趁機報告給皇帝,馬六甲國王也再次派人來要求中國幫他複國。
自然地,嘉靖皇帝不可能與這些作惡多端的葡萄牙人打什麼交道了,他馬上下令把使團中的中國翻譯和江彬處死,把皮雷士逐出北京,令其從廣東出境。當皮雷士到達廣東時,正好遇到了中葡之間暴發了屯門衝突,皮雷士被囚禁在廣州,後來病死獄中。
武宗死後,根據國喪定製,廣東當局要求葡萄牙人退出國境。在中國做香料貿易,獲利巨大的葡萄牙人是不甘心退出的,他們用武力回應中國的決定,向廣東的海巡隊發動攻擊。葡萄牙人的行徑使得中國決定采取武力行動剿滅。
1521年8月,廣東海道副使汪鋐率隊將葡萄牙人包圍在屯門港內,經過40天的激戰,終於迫使葡萄牙人趁雨夜分乘三艘小船逃跑。
1522年,雙方又在廣東香山縣的西草灣發生海戰,此戰結果是,中國俘獲對方“船艦二艘,斬敵三十五人,活捉四十二人”。中方百戶王應恩戰死。西草灣戰鬥後,明朝為了根絕外患,禁止一切船舶入境。
葡萄牙人在不可能進行合法貿易的情況下,與中國、日本私商相勾結在浙江沿海進行走私貿易,大獲其利。
1542年後,因葡萄牙開辟了對日直接貿易,把日本納入到它的貿易範圍,這裏發展成為葡萄牙人從事日本、閩浙和馬六甲三角貿易的基地。因中日對雙方的貨物都有旺盛需求,從事中日間三角貿易由於明朝的海禁政策,使中日之間十年一貢的朝貢貿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在此情況下,葡萄牙人趁虛而入,做起了中日之間本來不需要的中間商,賺取了大量的利益的葡萄牙人獲利甚厚,“凡是運到那裏(指日本)的貨物都可獲得三、四倍的錢”。這又是因海禁而將利益拱手讓人的例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雙嶼的葡萄牙居留地逐漸擴大,“可以與印度的主要城市相比”,葡萄牙人達到了1200人,這裏有法官、公證官、議員、收稅官,還有市場物價監察官、書記官、巡夜官等等人員,有教堂、醫院等設施,“除絞架和市標外一無所缺”,此外“營房、戰艦無所不具”,實際上把雙嶼當做了一個殖民地。
葡萄牙人與當地官員的相安無事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一是都察院右都禦史朱紈到任浙江巡撫後,厲行海禁,葡萄牙人在貿易不得的情況下,轉而從事掠奪騷擾活動,引起矛盾激化;二是葡萄牙人與倭寇合流,從事海盜行為;三是當時閩浙沿海私商一方麵利用葡萄牙人從事走私貿易,大發橫財,另一方麵又對葡萄牙人玩弄兩麵手法,要挾騙勒,欺詐外人,甚至誣陷他們,引得雙方矛盾愈演愈烈,當地政府又處置失當。以上情況使得局勢失控,最終雙方刀兵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