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成就霸業的傳奇人物(4)(2 / 3)

風暴吹散了船隊,其中一艘由船長迭戈·迪亞士(巴托洛梅烏·迪亞士的兄弟)為船長的船迷了路,風暴把他們吹離了非洲東海岸。8月10日,他們發現了一個島嶼,迪亞士把此島命名為聖勞倫斯(源是古羅馬人物,七執事之一),後來被稱為馬達加斯加。

卡布拉爾則率領餘下的船隻繼續向印度航行。7月16日到達索法拉,7月20日到達莫桑比克。在莫桑比克,卡布拉爾受到當地熱情招待。7月26日,卡布拉爾來到基盧瓦(今坦桑尼亞林迪港附近)。

8月2日,卡布拉爾到達馬林迪,在這裏,他找了一個阿拉伯領航員,以幫助他們到達印度。

1500年9月13日,卡布拉爾的船隊終於抵達卡利卡特,這是當時著名的貿易中心,中國古籍中稱為“古裏”,鄭和船隊曾多次到達這裏,約比達·伽馬早了80年。

現在卡利卡特的情況對葡萄牙人來說非常糟糕,因為葡萄牙人在卡利卡特設立商站收購香料的行為損害了當地穆斯林大商人的利益,商人們威脅沙末林(卡利卡特的君王)說如果不采取措施,他們就到別的港口進行貿易,沙末林就得不到稅收。卡布拉爾則給沙末林施加壓力,要求給予優先進貨的權利,並且在他們沒滿載以前,穆斯林商人不得進貨,不得開船。後來,他動用武力洗劫了一艘穆斯林商船。

這引起了眾怒,導致了1500年12月16日的商站事件,穆斯林商人襲擊了商站,有53名葡萄牙人被打死。卡布拉爾非常憤怒,於是派艦隊炮轟了卡利卡特城,從淩晨一直打到深夜,並且洗劫在港口內的商船,殺害了無辜船民600人。這加深了葡萄牙與當地居民和穆斯林的長期仇恨。但是卡布拉爾的行為受到與沙末林有世仇的附近的柯欽、坎納諾爾等小邦的歡迎,他們邀請卡布拉爾到他們的港口,賣給他們大批的香料,還與卡布拉爾簽訂了貿易條約。

葡萄牙人充分利用了柯欽和卡利卡特的矛盾,在印度沿海建立了永久性的貿易據點和武裝據點。這樣,在東非海岸發生過的事又一次上演了,葡萄牙又一次利用當地人的分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1501年1月16日,卡布拉爾開始返航。1501年6月23日,卡布拉爾的船隊回到了葡萄牙,在這次航程中,盡管他們損失了6艘船和許多人員,但賣掉運回的香料後,他們的贏利超過了總花費的2倍。

這是一次成功的航行,不僅發現了巴西,為葡萄牙以後在拉丁美洲贏得了一個巨大的落腳點,還發現了馬達加斯加島。這次航行還意味著阿拉伯人和威尼斯人對香料貿易的壟斷已經被打破,更重要的是葡萄牙還在在印度南部等地設置商站,並建立了正式的貿易關係,為下一步控製香料貿易做好了準備。

卡布拉爾的航行事跡雖比不上達·伽馬、迪亞士等航海開創者,但是他並沒有給航行過的國家帶來不可挽回災難,而且帶回來的財富利潤也非常多,這位航海家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東方凱撒”阿爾布克爾克

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在當時被人們稱為“東方凱撒”,由此可見他在人們心中威嚴的形象。他是一名葡萄牙軍人,任職葡屬印度殖民地總督。他在殖民地實行獨特的軍事和政治活動,最終形成了在印度洋的葡萄牙殖民帝國,他是一個軍事天才,依靠策略成功征服了世界。

阿爾梅達控製了整個東非海岸的與阿拉伯和印度的貿易,還把柯欽變成了葡萄牙在印度的貿易中心。阿爾梅達雖然在印度洋開創了不錯的局麵,但他的政策將葡萄牙人的活動僅僅局限於印度洋沿岸,顯得有些保守,而且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據點的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與當地人的合作,否則隻留下小部隊看守據點,大部隊回國,很容易被敵人乘虛而入。

第二任印度總督阿爾布克爾克改變了阿爾梅達的保守政策,他設計了把穆斯林從香料運輸中完全排擠出去,控製3500英裏印度洋洋麵的宏偉計劃。果阿是印度西南海岸僅次於卡利卡特的一大商業中心,阿爾布克爾克到任的第一個行動就是攻占果阿。由於果阿的穆斯林統治者對印度教徒的殘暴統治,阿爾布克爾克的行動得到了果阿非穆斯林的積極配合,加上果阿當時軍力薄弱,因此葡萄牙人很快於1510年3月奪取了果阿。

兩個月後,由於穆斯林大批軍隊的到來,阿爾布克爾克棄城而去。

但在10月初他集結大軍再次攻占了果阿,並下令屠城,殺死所有的摩爾人,總共有6000多男子、婦女和兒童慘死。年底,阿爾布克爾克將總督府遷到這裏,從此,果阿就成了葡萄牙在東方進行殖民活動的中心,直到1961年才由印度政府收回。阿爾布克爾克的行動震懾了周圍的小邦,他們紛紛表示對葡萄牙的臣服。1512年,阿爾布克爾克與新沙末林簽訂協議,在卡利卡特修建了一個要塞。他後來又設立了一係列的要塞,確立了對這一帶主要港口的控製。從此,通往印度各地海岸的主要航道都處在葡萄牙人的控製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