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要求老板能夠識人,備人,用人。
說白了,壞老板最要緊的一項素質就是認識人才,儲備人才,使用人才。能夠做到人盡其才,用對人做對事,才是創業的根本。
對有能力的下屬,要用,而且要大用,要用好。
把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給他去幹!讓他把渾身的解數施展開來,充分調動他的積極性。你要知道,工蜂越是辛勤用力,蜂王越是能夠安享成果。這些人才隻有當其才華得以施展,才能紮根下去,與你同甘共苦,共同開創未來。
相反,你不用他,你讓他吃冷飯,坐冷板凳,對不起,他會決絕地離開你,投入到你競爭對手的陣營,成為你前進之路的阻力。
這是何苦呢?與其予人,不如留著自己用。他的條件也不高,隻要一個舞台,就能夠讓他盡情舞蹈。
當然,有才能的下屬難免有刺,因此,既要用,又要管。
管不是胡管,用威權壓人,用薪水挾製人,這些都不是正當的手段。
正當的手段是有效的溝通!思想交鋒,以度贏人。因為你的目的是讓他更加努力,更加與你齊心協力,而不是讓他在你的威權下逃之夭夭。
一打一拉,恩威並用,古往今來的老板用人無不遵從此道。
用人得會“養”,其中有大學問。下屬為什麼為你賣命?員工為什麼聽你調遣?你會說,他拿了我的薪水,當然要聽我的。
這是當然的。可是,聽話跟賣命是有區別的,隨你安排和聽你調遣也是有區別的。依靠金錢和威權的後果,就是人心大散,離心離德。而學會了“養”,情況就不同了。
養,麵臨著不同的情況。才高遭人妒,有能力的人一定會受到同事的排斥。這時候,組織就要站出來,把這個人才養住。
組織是水,下屬是魚。有能力的下屬是大魚,有刺,難以馴服,但這能成為水不養魚的理由嗎?顯然不能!
作為組織代表的壞老板此刻就應該發揮組織頭領的作用,引導優秀的下屬,形成向心力,使組織形成團結合作積極進取的健康氛圍。
記住:隻要組織健康良好,自然就能養人。
那麼,另一種情況怎麼辦?就是碰到那種比老板本事大的下屬,老板怎麼與之相處?
這種情形就像走鋼絲,你總要時刻提防更強的下屬將你取而代之,或者搶走你的飯碗。於是,你變得敏感,寢食不安,不知所措。
因為你心裏清楚,能力不如自己的員工用著雖然放心,可總有不滿意的地方,不是他們能力有限,就是不上進。
矛盾,無處不在。
公司用人,跟行軍打仗無異。打仗就要動用精銳部隊,職場上也不能建立烏合之眾的團隊。誰做軍師,誰做先鋒,誰做副將,誰保障糧草供應等均需要主帥認真細致地選拔與安排,每個方麵均需選強中強之人,才能保障成功。
記住: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做適當的事!
這才叫知人善用,其實不要老拿著員工的能力跟自己比,比來比去,反而不好。
還要舉劉邦的例子。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論能力,隨便一個都無疑要強過劉邦。那麼這三人為什麼甘心為劉邦所領導?
對此,劉邦自己有過精彩的解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補濟軍餉,押運糧草,我不如蕭何;率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但是三個人能被我所用,是我最大的本事。”
一點也不假。不怕下屬比你能,就怕你不會用!
東漢末年劉備雖有王室身份,卻一直四處奔波寄人籬下無所建樹,後三顧諸葛孔明於茅廬之中得其輔佐而成就帝業。
對劉備而言,論武功遠不如關、張、趙;論計謀遠不如諸葛亮。但他卻能令他們舍生忘死忠心耿耿。
唐僧一柔弱和尚,隻有文字沒有武功,卻能統馭三個武功高強的徒弟,特別是喜歡惹事的悟空能被他製服與所用,最終取得真經。
這些都說明了擁有比自己強的下屬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駕馭之術。
駕馭!多麼動感的詞彙。不是控製、壓製、強製,而是互動、溝通、了解、理解,進而協作,共同推進事業的發展。這才是最高的用人境界。
另外,壞老板要銘記,下屬不是一味被你驅使的,你還要為下屬構築夢想。
這就又回到雙贏的本質上。你單獨的勝利不是勝利,下屬與你共贏,才是至高無上的追求,符合社會進步的題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