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校園安全教育活動的方法與方案(2 / 3)

(1)安全教育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安全教育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安全知識教育中,如通過參觀現場實物並認真透徹講解等,可使受教育者從多方麵獲得感受,以得到更深刻的印象,從而記得更牢。顯然在現場中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是最理想的方法。

(2)安全技能的督促檢查教育

在安全技能教育之後,學校領導和管理人員必須經常檢查安全技能教育的結果,察看是否有違章之處。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最終達到目標。

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督促檢查必須是經常性的,必須納人日常性的工作之中。同時,可以采取一些非正式的方式。如平常性的聊天、詢問等。

(2) 個別勸告的安全態度教育

安全教育不隻是形式上的東西,如果隻是機械地執行,要取得滿意的效果是困難的。因此,在效果不好的時候,無論如何要進行個別指導,以作為補充。

2.集體安全教育形式

(1)演講方式

演講方式是經常采用的一種教育方式,采用這種方法要以紮實的日常安全教育為前題。

應該指出,真正的安全教育不是一時的感動、激動,而是紮根於日常操作中的深人紮實的教育。因此,除了演講方式外,還要采用其他的方式。

(2)學習班方式

學習班方式,是一種無論何時、何地都可采用的基本方式。講課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指導下的一種認識活動。這種認識活動,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特別是在最初教育階段,是效果很好的方法。

(3)討論方式

討論方式的安全教育取得效果,必須要滿足下麵兩個前提:

第一,教育對象的人數要限製在10~20人之間。第二,教育對象是對安全知識、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經驗的人,而不是初學者。

為了使這種安全教育方式取得成效,參加討論的人必須注意聽取別人的發言,隨時準備補充,以便得出結論。但往往有這樣的情況,即隻有指定的人(1人或2人)經常發言,沒有指定的人總不發言。若是這樣,全體人員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麵,主持會議者要注意主題要集中,有必要限製某些人的不切題的發言,而采用指名發言的方式,改變討論的氣氛,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更重要的是參與討論的人員相互間必須具有“要解決問題”的動機。若沒有這個前提,就隻能在會上吵吵嚷嚷,達不到安全教育的預期效果。

(4)提問方式

提問方式的特點是向對方提問,使其意識到自己知識不足。與其說是啟發知識,不如說是啟發思考問題的能力。

(5)安全會議

會議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教育的過程。而要開會,就要開出效果來。要想開出效果,就必須對會議的形式、內容加以研究。

通過各種各樣的安全會議,能喚起人們防止事故維護安全的意識。

二、校園安全教育活動的幾種方案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的通知精神,下麵設計了“校園安全教育”活動的幾種方案,以作參考。希望能使校園開展安全教育的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形成“安全教育”的濃厚氛圍和強大聲勢。

方案一:知識競賽

活動主題:學習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維護校園安全。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促使學生們有機會學習了解交通法規,防毒、防火、防爆、防溺水、防人身意外傷害等安全科學知識,樹立安全防範意識,確保個人和校園安全。

活動安排:根據學校高發的溺水、中毒、建築倒塌、交通和治安等事故及學校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應知的安全常識,指定學習閱讀書目,列出指定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