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校園安全教育活動的方法與方案(1 / 3)

進行安全教育,除了要有一定的教材外,還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方法與形式,才能完成教育任務。實施安全教育應該配合教材,選擇適宜的教育方法和形式,以及把各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形式結合起來。在此過程中,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教育指導者和受教育者相結合的原則。

―、校園安全教育活動的方法

(一)教育方法

安全教育工作必須講究方法。教育方法既是教育者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也是受教育者的學習方式。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學是密不可分的,但在教育活動中,教育者是起主導作用的,受教育者如何學,在很大程序上取決於教育者如何教。實踐證明,教育質量取決於教育方法適當與否。

教育方法和教材一樣,又總是為,定的目的服務的。它們的性質和特點,它們所遵循的教育原則,取決於教育性質和教育目的。其方法是:

1.講授

講授是安全教育通常所采用的方法。講授是教育者用語言向受教育者口頭傳授教材,即敘述、描繪事實、解釋、論證概念和規律的方法。許多安全知識隻有通過教育者的講授,受教育者才能比較透徹地理解和牢固掌握。

在講授時,要求教育者注意講授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無論是對事實的敘述和描繪,還是對概念、規律的解釋和論證都應該是正確的、可靠的。

同時,要照顧教材的全麵性和係統性,更要注意抓住其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把它們講清楚、講透徹。

2.演示

演示這種教育方法在安全教育中也被經常采用。它是教育者展示各種實物或其他直觀道具,進行示範實驗,使受教育者獲得關於事物或現象的感性認識。

演示的材料和方式比較多,例如:圖片、模型、實物、圖紙、照片、教學幻燈、教學電視、電影等。每一種材料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整套的圖片、模型、幻燈片等往往能表現事物的發展過程,顯示事物的內部情況和事物的結構;演示實物的真實感最強,但許多實物不可能在教室中演示,而必須以標本、模型、圖片等來代替它;電視、電影最能表現事物的運動和發展,也顯示許多外部所不可能看到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看到的現象。

3.參觀

參觀是教育者根據教學要求,組織和指導受教育者到一定場所,直接觀察事物及現象,以獲得感性知識的活動。

在教育過程的不同階段上,參觀的目的和方式是不同的。參觀進行前必須擬訂周密的計劃和進行組織準備工作,向受教育者說明參觀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等。

4.討論

安全教育除了講座、演示和參觀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討論。討論是一種受教育者根據教育者所提出的問題,交流意見,相互啟發補充,從而搞清問題的方法。其作用在於使受教育者學會鑽研問題,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在討論前,教育者應該提出討論的主題和討論的要求,指導受教育者搜集有關資料認真準備意見。

討論時教育者應該啟發、引導受教育者。既要使受教育者自由發表意見,又要圍繞主題,抓住中心進行深入的討論。

(二)教育形式

有好的形式才能取得好的結果。安全教育也要選擇一種好的形式。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個人和集體的教育形式,而宣傳方式隻是重要的輔助教育形式。

隻有合理地把這些教育形式聯係起來,相輔相成,才能全麵地實現教育任務、提高教育質量,達到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目的。

1.個人安全教育形式

若隻是傳授了安全知識,並不能算完成安全教育。要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必須把已掌握的安全知識運用於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