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防雷
雷電是陰雨天在雷雲之間、雷雲與地麵或建築物之間、雷雲與樹林之間因急劇放電而產生的。雷電的電流是直流電,其電流強度可達到幾萬安培,但曆時隻有幾微秒,偶爾可達到100~200毫秒。雷電可以產生6000~10000℃的高溫。雷電還產生爆炸效應,產生超壓和動壓,使被擊中的建築物倒塌,樹木劈裂,使人畜斃命。遭雷擊時,人體要受到三種作用的損害,即電流的直接作用;雷電的離溫作用;動力和超壓。雷電可以在人體留下閃電印記。輕者可在皮膚上出現樹枝狀、條狀或帶狀損害,數日後轉為褐色,可逐漸恢複正常。重者除出現樹枝狀雷擊紋外,還可發生樹枝狀、條狀或帶狀的表皮剝脫或皮肉出血,表皮解離,也可以造成鼓膜及內髒破裂。由於直流電的作用,可引起心跳停止而死亡。遭雷擊後也可發生眼視網膜脫落、出血,並因此失明。
為了防止遭受雷擊,如果在外旅行或作其它活動時遇到雷雨,不要將手中的長柄物件(尤其是金屬長柄物件)高舉而行,也不要到高大的樹下避雨或在山坡上及空曠的高地行走。因為這些條件正好有利於導引雷電,使人易遭雷擊。
發生雷擊後應及時在現場進行搶救。如果呼吸、心跳已很微弱或不規則,甚至剛剛停止,就要立即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擠壓。對嚴重燒傷者,應送到醫院去進行醫治。
(二)拒絕煙酒
吸煙有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但這個“現代瘟疫”對青少年健康的害處更大。中小學生正在迅速發育成長過程中,各種生理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外界有害物質的抵抗力較弱。香煙的化學成分十分複雜,有20多種有毒物質。點燃後的煙霧中的毒性物質更高達數百種,即使被動吸煙者,也深受其害。而且吸煙容易成癮,對於無經濟來源的中小學生是一種額外消費,也可能是誤入歧途的開端。醫學研究表明,吸煙者比不吸煙者,肺癌發病率高幾倍,而開始吸煙越早,發病率又成10倍地增加。長期吸煙者,血中血紅蛋白的輸氧能力下降,使大腦缺氧,出現頭昏、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影響學習成績。吸煙還會造成環境汙染、腐化正常的人際關係,也是引起火災的一大禍根。所以青少年吸煙百害於一益。
飲酒,對於中小學生也是無任何益處。因為酒尤其是白酒的酒精(乙醇)含量較高,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對酒精極為敏感,酒精可使其功能降低,醉酒後還會出現一係列神經、精神症狀。酒精還損害口腔、胃、腸粘膜,可誘發消化道潰瘍、胰腺炎,導致肝硬化,使血管失去彈性,造成高血壓、冠心病,還危及生殖係統,影響身體正常發育。有的同學認為喝點啤酒可能無害,也很瀟灑。其實不然,啤酒的乙醇含量在10%左右,且每次飲量都很大,對身體造成的毒害並不低於白酒。長期飲酒(嗜酒)會引起慢性酒精中毒。
所以每個中小學生都應認識到吸煙、飲酒危害健康的科學道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一個文明的現代人。
校園安全檢查
校園安全檢查是學校根據教學特點,對教學過程的安全進行經常性的、突擊性的或專業性的安全監督工作。安全檢查是安全管理監督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檢查是發現和消除危險因素,治理整頓和建立良好的安全環境和生活秩序,保證教學順利進行的必不可少的組織措施。校園安全檢查的對象主要包括了導致事故的人、物、環境和管理四種因素。
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不斷在校園裏湧現。校園安全檢查和保衛工作也應該跟上這一發展趨勢。
一、安全檢查的目的與意義
(一)安全檢查的目的
安全問題是任何一所學校所不可回避的問題。然而,由於思想認識、經濟條件、學校設備和管理水平等方麵原因,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不安全因素。安全檢查的目的,就是通過檢查發現隱患,製定和落實整改措施,克服不安全因素,消除隱患,防患於未然。
(二)校園安全檢查的意義
校園安全檢查是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意義在於通過宣傳和執行校園安全的方針、政策、法規,及時發現不安全的因素,並使其得到及時的糾正和解決,以利於預防事故的發生。因而,它又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推動校園安全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目前,教育事業在不斷發展,教學要求和水平也日趨提高,校園安全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通過宣傳和執行校園安全的方針、政策、法規,增強學校各級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搞好校園安全工作的政治責任,發現並解決有礙於校園安全的各種隱患和因素,有效地防止或減少安全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