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樹立正確的校園安全意識(1 / 1)

中小學校園是培養下一代的搖籃、是傳授科學知識的殿堂,是文明、聖潔、優雅、生機勃勃的學習生活場所。校園的管理與安全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生活和人身安全。學校的領導人和管理者肩負著國家財產和少年兒童、師生員工人身安全的重大責任,應該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加強對校園安全教育意義的認識和理解,采取多種形式把校園安全教育搞好,使中小學校園安全教育既生動活潑,又深人細致、紮紮實實,讓中小學校園成為少年兒童生活學習的樂園。

一、安全教育的目的與特點

校園安全教育狹義上講是指在教學活動中,對全校師生和行政管理人員進行關於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從廣義上講,安全教育須向社會上所有的人員進行宣傳教育,使人人關心安全狀況;對全體師生員工進行安全教育,使其遵守安全製度。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是保證校園安全生活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不僅能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師生對安全教學方針的認識,增強搞好安全教學的責任感,提高貫徹執行安全法規以及各項安全規章製度的自覺性,而且能使廣大師生掌握安全教學的科學知識,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能,為確保安全教學創造條件。

校園安全教育工作要實行科學管理,不抓宣傳和教育工作不行。完成校園安全教育的任務必須有專業人員參與,必須使廣大師生員工人人具備安全知識,因此必須係統地開展校園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學校和教育部門的領導要充分認識校園安全教育的特點。特點之一:安全教育的超前性。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校園安全教育方針,做到安全教學、文明教學,必須強調積極預防。預防為主,就是要超前采取包括安全教育在內的安全教育措施。隻有超前進行安全教育,才能把各種不安全因素消滅在未然之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待事故後再進行安全教育,就隻能是從巨大的損失中吸取教訓。要克服忽視事前教育,隻重視事後處理的傾向。安全教育工作的重點是“預防”,而不是處理。一般說來,安全教育展開的深度和廣度,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單位的安全狀況。凡是對事故防不勝防的單位,校園的安全教育都很差。“安全工作,教育先行”,是校園安全的一條重要經驗。

特點之二:安全教育的連續性和經常性。安全和大多數教學活動一樣是一個連續的作業過程。一方麵要不斷地充實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麵,由於師生員工的更新、人員結構的變化,對他們的安全教育就不能停止。總之,安全教育是不可間斷的。

特點之三:安全教育的強製性。強製性是法規體係的特點之一。建國以來,隨著教育事業發展政府對校園安全教育作了許多規定和指示。這些規定和指示,都說明安全教育具有強製性。

特點之四:安全教育的社會性。學校的社會性,決定了安全教育的社會性和公益性。安全工作,涉及到國家、集體、個人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安全教育搞好了,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能力增強了,事故減少了,於國於民都有好處。因此,安全教育是一項社會性、公益性很強的事業,要通過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發動全社會抓安全、全社會監督安全、全社會依法管安全,切實保護廣大師生員工的安全與健康。

隻有認真抓好各個環節,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綜合性安全教育,並且重視安全科學技術多學科的特點,才能搞好校園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的作用與意義

安全教育是確保校園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在安全管理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是使學校管理者增強安全意識,深化安全管理和使校園師生確立安全的觀念,認識新的危險,提高安全意識,適應學校生活的必要手段,也是學校為師生創造更多、更豐富的精神和物質生活的重要途徑。

實行校園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通過安全教育可以提高校園安全水平。安全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校園安全水平。如果校園安全狀況不好,就會影響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加強校園安全教育,提高校園的安全教育水平。

2.校園安全教育是科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不但是培養各級安全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徑,而且是提高廣大師生安全知識水平的有力措施。

3.通過校園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預防事故的能力。

摘好校園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的基礎和保證。它包括四部分:方針、政策教育,紀律教育,事故案例教育和法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