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幸福的真諦(1 / 2)

講奮鬥問題,不免要講到幸福問題。幸福和艱苦奮鬥兩者是統一的,並不是兩個互不相容的概念,恰恰相反,幸福正是奮鬥出來的。怎樣正確看待幸福問題,對於培養艱苦奮鬥精神來說,是很必要的。

那麼,什麼是幸福呢?有人認為“幸福=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說什麼“個人物質生活的好壞,是幸福與否的唯一標誌”。

幸福的真諦是什麼?果真隻是個人物質生活的享樂嗎?

法國科學家居裏夫人在1879年的日記中寫道:“我們必須吃、喝、睡覺,必須玩樂、戀愛,接觸生活中最甜蜜的東西,但是不應該受它們支配,同時,除去這些以外,在我們可憐的頭腦中占優勢的,必須是一個終身全力追求的崇高的理想。必須有生活的夢想,並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

我們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生活目的,絕不能沉湎於追求個人舒適的物質生活。

雞、鴨、魚、肉、海參、魚翅,固然味道鮮美,但當我們想到有些人的生活還很困苦,對這些東西便不會去津津樂道,甚至會食之無味,不屑一顧。

相反,雖然是粗茶淡飯,但是為自己和國家的理想努力著,又何愁粗淡之有!而這些,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是不可理解的。

同樣的道理,日日花天酒地、遊戲人生,這對有的人來說,自然是“幸福”了;但對有崇高理想的人來說,看到這些反而會不適。

難道我們的感官和他們不同嗎?一樣的眼睛,一樣的耳朵,一樣的鼻子,這些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不同的是思想感情,是追求什麼。一個人追求什麼,思想感情寄托在什麼上,他便會感到什麼是幸福。

有人把個人享樂當成最大的幸福。我們則把為理想而奮鬥當作最大的幸福。

關於幸福問題的全部秘密,就在於此。把自己物質生活的好壞當作幸福與否的第一標誌,不承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觀,那是不對的。

有人說:“到了共產主義,物質生活水平不是要極大地提高嗎?追求個人物質享樂有什麼不對呢?離開了自己生活的享樂來談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談艱苦奮鬥,那是一種菲薄肉體生命的虛無主義。”

大家都知道,勞動創造世界,也創造了人類本身,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社會,就沒有社會生產的發展,哪還有什麼幸福的生活?

未來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人們的思想覺悟、科學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都有極大的提高,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消失,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將有很大的發展,改造沙漠,開發海底,征服宇宙……那時,將會把勞動(包括最先進的勞動工具)提到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為到了科技發達的未來就不需要任何艱苦的勞動了,隻要按按電鈕,什麼東西都會自天而降,現成的擺在麵前,隻為盡量滿足人們享樂的私欲,人的一切器官都成為極度享樂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