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梁的皇帝蕭衍沉浸在同泰寺濃鬱的佛教氣氛裏如癡如醉時,在黃河以北,一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強大帝國卻經曆著一場血與火的考驗。
胡太後的專權,讓北魏帝國禍亂四起。北魏朝廷一方麵要防止不斷北侵、攻城拔寨的南梁軍隊,又要抽調大批軍隊去對付風雲四起的變民暴動。一時間國庫出現嚴重空缺,不得不向國內人民提前征召六年的田賦捐稅。這仍不夠開支,又下令取消官員們的酒肉招待費。百姓苦不堪言,官員忍氣吞聲,思亂之心人皆有之。
這是一個真正的亂世,歌謠裏唱道:“亂世英雄起四方……”北魏就出現一個個亂世英雄,其中即有天監初逃到洛陽的前王朝蕃王蕭寶寅。蕭寶寅這幾年在北魏的日子一直不怎麼好過。他先是被北魏朝廷授揚州刺史,其實卻是一個空頭支票,因為揚州是在南梁的控製之下。這就意味著,你這個落迫王爺隻有憑著自己的能力打回老家去,並控製建康局勢,你才能做一個揚州刺史。蕭寶寅隨著北魏的軍隊先後與南梁打了幾次大仗,都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但北魏皇帝元恪還是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了蕭寶寅。當北魏變民四起,局勢如麻時,蕭寶寅被派去當剿匪司令,然而幾乎沒有一次打勝仗的機會,有一次甚至因為將北魏朝廷派給他的十萬人馬丟失一盡,差一點被北魏皇帝砍下頭顱。蕭寶寅一直生活在一種極度壓抑的狀態之下。後來他想通了,我原本就是南齊的王爺,如果不是那個蕭衍,或許我也早就做了南朝的皇帝,現在何必在索虜的下巴上撿飯粒吃?這樣一想,蕭寶寅頭腦活了,於是他趁著在河南山區剿匪的機會,另立朝廷,宣布稱帝。
這個自稱皇帝的人注定沒有任何成就,我們暫時撇開他,還是繼續去說北魏的另一個亂世英雄,他的名字叫爾朱榮。這個有著凶殘血性的匈奴後裔借助亂世,很快形成一支強大的地方割據陣營,又被朝廷招安為車騎大將軍、大都督。大權在握,重兵在手,爾朱榮一邊在暗中積蓄著力量。一邊尋找著合適的時機,準備大幹一場。
發生在神龜二年(公元519)年的洛陽軍人暴動,已經使北魏大廈搖搖欲墜。然而胡太後仍然忙著在她的後宮將一個又一個男人拉上自己的床榻,而將一切對她的權力稍有威脅的人毫不手軟地處以死刑。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兒子、現任皇帝元詡對母親的淫亂極其反感。這個十九歲的青年自幼即有相當嚴重的戀母情結,他也因此一直在暗中尋找著,希望尋找到一個能夠阻止母親的淫亂,而又讓國家走出危機的人。
元詡很快就鎖定了爾朱榮,元詡需要爾朱榮,就像爾朱榮需要元詡一樣。兩個人懷著不同的目的,卻能在同一前提下締結聯盟。狡猾的胡太後很快就捕捉到蛛絲馬跡,她在眾多情夫的協助下,用一碗毒酒親自將她的親生兒子送上了西天。胡太後在宣布元詡的死亡公告之後,隨即又發詔書,匆匆忙忙將一個三歲的王族兒童元釗推上帝位。一個不幸的小生命就要結束了。
得到元詡死亡的消息,爾朱榮立即宣布起義。爾朱榮在他的軍隊中掀起一股倒胡的宣傳攻勢,並且向全國發布討胡檄文。這份文告文字極其粗劣,但卻有相當的鼓動作用。文告說,皇上十九歲,胡太後卻還說他是幼主,而今竟將一個三歲的娃娃推到帝位。這樣的朝廷,我們對它還有什麼指望嗎?胡太後專權已非一日,自從這個歹毒的女人專權之後,強大的北魏就開始一天天走向衰亡。人民就一天天陷入苦難的深淵。現在,我要帶著我的軍隊打到洛陽,查明皇上死亡的真相,清除禍亂朝廷的奸臣逆賊。
爾朱榮的討胡檄文很快得到全國的響應。於是,爾朱榮一邊聯絡同盟軍,一邊做著登上極位的美夢。按照匈奴人的習俗,他為自己鑄了一尊銅像,看自己到底是不是上天賜命的皇帝,沒想那銅像怎麼也鑄不成功。他接著在北魏的舊親王中挑出幾人,分別為他們鑄上銅像,結果隻有已故彭城王元勰的長子元子攸的銅像鑄造成功。於是,爾朱榮暫時鎖定元子攸為新的北魏皇帝。
洛陽方麵,當胡太後聽說爾朱榮聯絡地方勢力,即將渡過黃河,一路向洛陽撲來時,慌得亂了陣腳。這個意識到末日將至的女人立即召集大臣們議事,商討對付爾朱榮的辦法。會議進行了很長時間,卻沒有一個大臣肯發表自己的意見。大家都在暗地裏幸災樂禍,巴不得這個腐朽的朝廷早點完蛋。隻有胡太後的情夫之一徐紇說:“爾朱榮是個什麼東西,他不過是一個土匪,一個匈奴部落的小頭領,就憑他那一身匪氣也能造事?”徐紇的話讓胡太後吃了定心丸。胡太後這才從慌亂中稍稍鎮定下來,開始布置洛陽防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