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赤腳的不怕穿鞋的(3 / 3)

慧雲立即將皇上的這篇文章印成冊子,散發於士大夫及僧侶中間。借著皇上的權勢,慧雲號召諸王、尚書令、中書令、衛尉、吏部尚書、常侍、侍中、太子詹事、太常卿、黃門侍郎、石衛將軍等王公、朝廷大臣、武將以及地方長官、長吏如丹陽尹、建康令、揚州別駕,建安王功曹等,還有五經博士、司徒祭酒等學官群起響應,撰寫批判文章,形成對於範縝“神滅”危言的輿論聲討。皇上都在批判神滅論了,臣下就沒理由不跟著起哄的。短短時間內,即有六十四篇針對神滅論的批判文章問世,從而形成對範縝的群體攻勢。蕭衍把這六十四篇文章逐個看過,他不能不承認:這六十四篇文章無論是在觀點還是在文字上,都難能與被批判的對象站在同一高度。雖然士大夫們爭相建寺、造佛,但若要問他們對來自西域的佛究竟了解多少,卻沒有一個人能說出子醜寅卯。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就在蕭衍陷入困境時,沈約求見皇上。蕭衍知道,沈約雖然在他的《郊居賦》中將自己說成比晉時的陶淵明還陶淵明,但沈約從來就不會甘於寂寞,在剛剛結束的佛道之爭中的沈約並未能占上風,在這場批判範縝的大論戰中,沈約是一定會有上乘表演的。

沈約呈示給皇上的三篇文章分別是《形神論》、《神不滅論》和《難範縝“神滅論”》。到底是文壇領袖,果然出手不凡。蕭衍認為,沈約的三篇文章雖然不能將範縝徹底擊潰,但至少能讓範縝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他還是有對手的。

然而遠在廣州的範縝讀到沈約的三篇批判文章後,在第一時間裏就作出回應。他寫信向皇上說,作為另類個體,不日他將買舟東上,與沈約為代表的政府集團軍進行論戰,“就請皇上洗淨耳朵,再聽臣下的危言高論吧”!範縝的回應正觸到蕭衍的興奮點上,蕭衍當即決定:等範縝來京,立即在奉天殿舉行一場關於神滅還是神有的辯論,雙方各自亮劍,一定勝負高低。

範縝臨來京時,他的妻子特意給他準備了一件體麵的衣服,又給他穿上一雙她連夜趕製的布鞋。範縝就是穿著他妻子為他準備的衣和鞋走到皇宮的。想著那一年他離開建康時曾說,要不了多久,我範縝還會再來的,現在,自己終於來了。他踏上岸來,建康一切依舊,隻是在他的眼裏,建康的一切都充滿了火藥味。遠遠的,他看到奉天殿裏黑壓壓的人群:諸王、尚書令、中書令、衛尉、吏部尚書、常侍、侍中、太子詹事、太常卿、黃門侍郎、石衛將軍等王公、朝廷大臣、武將以及地方長官、長吏如丹陽尹、建康令、揚州別駕,建安王功曹等,還有五經博士、司徒祭酒等學官等分列在神武殿的兩側,正中的龍位上坐著他昔日的文友、當今皇上梁武帝。此刻,奉天殿裏鴉雀無聲,所有的人都用一種冷得像刀刃一般的目光朝他這邊刺來。這一刻,他忽然想起七歲那一年他第一次到私塾上學時的情形。那天,他穿著母親給他準備的一件幹淨的衣服,腳上是母親給他趕製的布鞋。他一連走了十幾裏路,當他走到私塾門口時,他看到那些穿著時鮮衣服的紈絝子弟們正堵在私塾的大門口。他忽然心疼母親做的那雙布鞋,於是脫下鞋,將兩隻鞋猛力拍打了幾下,就這樣赤著腳,一直往前走去。

現在,他仿佛又回到他的童年時代,還是那句老話:赤腳的不怕穿鞋的,於是,他沿著一級級漢白玉台階,向奉天殿走去,就像七歲那年坦然地走進私塾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