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傑自身追求一種“心靈環保”,每次拍片結束都會去寺廟閉關修行一個月。《霍元甲》拍攝一結束,他就馬上去了高原西藏禮佛,結果這次西藏之行讓他九死一生,命懸一線。他打點行囊的時候,並不知道拍片時從12尺的高台上摔下來的隱痛會在西藏大肆發作。後來有一次接受電視訪問時,李連傑回憶了與死神的這一次擦肩:“到了西藏三天以後開始有反應,那基本上是很危險地接近死亡的過程。我到了海拔4600米,腳麻、腿麻,開始慢慢一路麻上來,呼吸越來越短,覺得不行,有問題出現了。有昏迷經驗的人會有這個感覺,我有過很多次,所以我有這種感覺。當你開始不能控製一些器官的時候,你就知道快了,快出事了!”
他描述著當時的情景,從西藏回來之後,李連傑將所有的財產都交給了太太利智,用李連傑的話來說將所有的煩惱都丟給了太太。李連傑算是在經濟上做到了自己不為所困,變成了有著億萬身價卻到處哭窮的沒錢人,聲稱靠太太養著。
2007年有消息說,李連傑和利智看中新加坡的雙語教育製度,為了兩個女兒能在當地接受教育,舉家搬到新加坡定居,並且入籍新加坡,在房價最貴的武吉知馬一帶的明才坡(Bin jai Rise)買下一棟價值1980萬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幣約1億元)的優質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另外又在當地高級住宅區Ardmord Park一帶買下了約288平方米、價值800萬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幣約4000萬元)的豪宅。一方麵是為了解決女兒的教育問題,另外一方麵則是投資房地產。
在2009年11月12日,參加新加坡亞太APEC會議時,李連傑接受當地媒體采訪,第一次回應有關他移民新加坡的問題,他說:“相比其他國家幹淨很多,治安也好很多,天氣也熱很多,南亞的天氣也很熱,雙語教育,多種文化。”李連傑又透露自己身無分文,都是靠著妻子利智來養活他,一直專注於壹基金慈善而沒有拍電影沒有賺錢,也是第一次回應媒體關於他有沒有捐款的質疑“到底我花了多少錢,到底太太給了我多少錢做這些公益,我永遠也不會講,因為不需要標榜,我心甘情願。你想這一年半不拍電影,一年半不停地出差,坐飛機我全世界跑50次,你說這個錢,吃喝拉撒住酒店,一大堆要成本的。這些是我妻子給我的,因為錢我都給家裏了。”
李連傑是繼鞏俐之後加入新加坡國籍的第二位中國明星,從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應該能提供給李連傑很大的便利。新加坡法律規定:海外收入免稅,資本收入免稅,也就是說李連傑在好萊塢或中國賺的錢,完全免稅。新加坡護照是世界上免簽國家最多的護照,入籍後就可免簽入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歐洲、韓國、日本等180多個國家,完全通行世界。無需等簽證之苦,這對於簽約好萊塢的李連傑無疑是極大的便利。
另外,孩子在大學前的學習費用由新加坡國家負擔,接受的是中英文雙語教育。後代的教育無需擔憂,而且還是一個養老的最佳國家。更為重要的是,申請條件寬鬆,投資者可以常駐中國,多金的李連傑把自己變成投資者,自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他可以拿新加坡護照或到好萊塢繼續發展,回到中國或拍攝電影或弄他的壹基金,繼續其熱愛的事業。
處在人生事業頂峰期的李連傑越來越感到迷惘,不知道自己到底還想要些什麼。他一方麵用佛理來化解內心的苦惱,一方麵在不停地尋找可以讓自己快樂幸福起來的方法。
“我就從34歲開始去尋找我失掉了什麼,然後我找到了方法。我發現當你自我中心越小、自己的利益牽掛越少、越利於他人,你的快樂就越多。幫助別人根本上是在幫自己,那才是通往幸福快樂的捷徑。於是我看到的整個世界都倒過來了,我沒有防線了,自我越來越小,不會被傷害了,幸福快樂也越來越多了。但是找到了這種方法之後,我一直都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做,直到2004年底遇到海嘯,才把最後那道關節打開了,這就是我創辦壹基金的過程和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