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傑一度表示他熱愛電影事業,他拍電影是為了正麵宣傳武術而非暴力。“武術的最高境界是愛。武術是用來平息爭鬥的。”在他演的暴力角色遭到質疑時他又說他是演員,他要遵從的是影片的市場性和票房,電影是商業性的,而他隻是盡了做演員的本分。
李連傑在好萊塢的事業發展得順風順水,李連傑在好萊塢的奸角演的如火如荼,李連傑的片酬步步攀升。
同樣在好萊塢用拳頭打天下的還有成龍。1994年,成龍憑借影片《紅番區》正式打入國際市場,在美國上映時創下高票房紀錄,進而接下第一部好萊塢電影《尖峰時刻》,亦獲得極高的票房,並登上《時代》雜誌封麵,終而奠定成龍今日在國際上的地位。成龍曾經表示,其實好萊塢並不是他的天下,隻有回到香港成龍才是如魚得水的。2007年在北美上映的《尖峰時刻3》仍創下將近1億4千萬美元的票房紀錄,總計《尖峰時刻》係列三部在北美累積票房超過5億美元、全球累積8億3千5百萬美元。目前為止,尚沒有其他亞洲演員領銜主演的電影能在國際上達到同等成績。如今成龍已經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和神話,他在日本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美國洛杉磯、舊金山和加利福尼亞都定有“成龍日”,舊金山影展曾授予他特別傑出獎。1989年英國授予他MBE爵士勳章,1990年法國授予他榮譽騎士勳章,這些都是成龍走向國際而獲得的重要榮譽和嘉獎。當好萊塢市場提出要成龍演奸角時成龍表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不會做出有損於中華民族的事情,多次拒演高片酬高票房的奸角角色,以自己獨特的詼諧式武打稱雄於國際電影界,被譽為香港電影界的驕傲,被亞洲演藝界的人尊稱為大哥。
成龍2005年為電影《神話》在韓國做宣傳,一個日本人挑釁地問道:“成龍先生,您以前幾乎一直在好萊塢打拚,為什麼又回到國內發展?是不是因為您在好萊塢不景氣?”
成龍表示:“我是一個中國人,永遠也不會忘本,在好萊塢打拚如何也不妨礙我在國內發展,我們中國人不像有些國家,因為一部電影在好萊塢略有影響就改了國籍 。像我、李連傑、楊紫瓊等不管在好萊塢發展如何都會回到國內獻給影迷們一些作品,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品德。”
相比較成龍而言,李連傑的言行表現得似乎太矛盾,處處表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其實無論你走到哪裏,你永遠不要做傷害這個民族和這個國家的事情,這是我的底線。”卻被指改變國籍,成為新加坡籍華人,在好萊塢做著功夫打手和亞洲奸角。有人說:“李連傑已經淪為了好萊塢的功夫木偶,眼裏看到的隻是片酬和自己的國際名聲。”
這不得不說李連傑還是傷到了這個民族和國家。有人說他是功夫皇帝,有人說他是功夫傀儡。作為中國製造的出自名門正派的武俠大師,他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民族英雄黃飛鴻、方世玉、霍元甲。到了好萊塢他就成了奸角,陪襯在一群大塊頭之間,做著打和被打的無奈,李連傑對此解釋說很多事就是陰和陽的差別,看你從哪個角度去分析,此觀點不代表彼觀點。
接連幾年李連傑又拍了《The One》等大片,片酬升至千萬美元,躋身國際一線巨星行列。之後李連傑又將工作的重心轉回了內地市場。
2002年12月14日,《英雄》北美上映,連續幾周登頂票房冠軍。說起《英雄》還有一點小插曲。當時張藝謀為了請李連傑出山先後采用了拋磚引玉和苦肉計,先發出英雄帖,但李連傑遲遲不接招,同時張藝謀也在為李連傑的高片酬頭疼,張藝謀怎麼算都無法給李連傑國際身價,而李連傑對於低於好萊塢1500萬美元的片酬也是模棱兩可,讓張藝謀一等再等,最後決定試一試不行就邀請成龍出山,而成龍不計較片酬多少,放言隻希望和張藝謀合作,無論什麼價位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