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連傑拍片陣容豪華,今非昔比。隨行保鏢有好幾人,一個功夫皇帝既不陷入政治漩渦又不涉及黑道仇殺,一身功夫居然要保鏢護行。李連傑的新加坡豪宅裏更是進駐著好幾個保鏢。隨便拍幾天時間可以拿到很高的片酬,當然有點損傷是在所難免的,但那個保險金額也是非常可觀的。
1982年《少林小子》正式開拍,曆時一年。拍攝的過程也是非常艱辛的,要克服很多自然困難。天氣的炎熱和寒冷,讓這些拍了一年戲的小孩子受了不少苦,同時也有著一些有趣的事。
“有一件我們很喜歡做的事,就是在地上煮蛋,快要中午的時候,我們打一個蛋在地上,然後坐著看它,並且計算要煮多久,我保證,隻要幾分鍾,就可以吃了。我們並非一直都是這麼有胃口的,最想要的還是冰水。我們抱著大冰水桶走來走去,拚命地喝水,一桶接著一桶,然後,我們才去拍武打鏡頭。”
接下來就是拍攝第三部《南北少林》。1984年,邵氏公司來內地取景拍攝電影《南北少林》,並請當時著名的香港導演劉家良執導。在拍攝電影《南北少林》時,李連傑第一次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也意識到片酬這回事有這麼多的奧妙,在後來闖蕩江湖的時候,李連傑很注重片酬身價。當時年少氣盛正直的他為了片酬的事和導演發生爭執,並產生了不再拍電影的想法。
這部影片是香港和大陸的合拍片,其中一部分演員是香港工作人員。片酬上的落差讓他心裏很不舒服,工作的時候就會產生憤怒的情緒,事後他回憶道:
“身為主要演員,對我的工作要求比特技人員還要多,我在攝影機前從早到晚地拳打腳踢,他們卻隻要站在我的背後搖搖手上的劍和大聲喊叫,卻賺得比我還多?為什麼兩地的工作人員的待遇差這麼多?隻因為我是大陸人,我就必需被如此對待嗎?不要弄錯了,這不是全都為了錢,我們的薪水應該還要再更多一點。就連兩邊的工作人員吃的食物也不同,我們吃的是簡單的傳統午餐,而為了迎合香港工作人員的要求,他們吃的是廣東菜。這種情況下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我的心根本無法對拍攝這件事感到熱衷,在拍攝期間,我總是這樣忍耐著,隻想要專心地去拍電影。但意外還是在一場淩晨四點的拍攝現場發生了,也許你知道,日出及日落的鏡頭是最難拍攝的,因為鏡頭能捕捉的機會有限,差個一兩分鍾就太遲了,光線是不會等人的,為了要捕捉這樣的瞬間,工作人員們必須提早幾個小時開始準備。我們在拍攝《南北少林》的時候,全體都必須在淩晨兩點起床,準時到達拍攝景點,準備拍攝工作。當黎明時刻接近的時候,我們開始變得非常焦慮,因為導演還沒有到達現場,我們就一直等著……第一道曙光來臨……我們一直等到了早上十點,導演才出現在拍攝現場。
他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唉呀!這個光線不對,我們不是計劃要拍攝日出嗎?現在什麼也不能做了,就結束今天的工作吧!’我覺得我們都被玩弄了,我相信我們是權力下的犧牲者,或者說這隻是一場心理遊戲而已,這樣的演習是完全不必要的。就因為這次的意外事件,我大老遠跑去找製作人,並且對他說:‘我可能對電影工作所知的不多,因為我隻拍過二部。
就因為我還很年輕,所以,我可以問你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嗎?假如拍片行程上安排要拍一個日出的鏡頭,工作人員們在淩晨三點準備好後,導演卻在十點鍾才出現,還說這光線不對,你覺得是他有錯還是我有錯?你看,我真的對電影拍攝的工作了解的不多,我也還在學習,假如你覺得是我錯的話,那就表示我真的完全不了解這份工作,我保證我會立刻收拾包袱回家,而且再也不拍電影了。’我繼續說,‘另一方麵,假如你覺得這個導演需要學習更多的電影拍攝經驗的話,也許你會同意,他需要向我們全體工作人員道歉!’就這樣李連傑和劉家良導演在當時發生了很激烈的衝突,多年以後他說和劉家良是好朋友,他是一個很棒的導演,很了不起,這似乎有點城府和世故了,我們不得不感歎李連傑天生就是一個演員,戲裏戲外都善於顛覆自己,可見男人也是善於作秀和心口不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