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連傑的這些往事,我們看到年幼的李連傑在堅強以外的童真一麵,他和所有的其他上樹掏鳥窩、下河捉泥鰍調皮搗蛋的孩子一樣,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小頑皮,隻是過早的懂事和成熟讓他掩蓋起性情中活潑開朗的一麵。很多年他都是個自卑又自閉的孩子,不善交流,不善言語,在自己的思想世界裏不停地思考和發現,無形中也就形成了他自己的哲學觀和世界觀。也讓他學會了從正反兩方麵看問題,正與反自然是矛盾麵,在此後的言論和表現上李連傑更是體現了他的矛盾性。
2.堅持還是放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困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李連傑的練功生涯可以稱之為一個“苦”字。
在武術學校,教練被他們稱之為魔鬼教練,高強度的訓練讓他們苦不堪言,受傷的事經常發生,每次想退縮想休息的時候被教練吳彬幾句話就能激發得他獨自一個人加練很久。在習武的生涯中,李連傑收獲了很多榮譽,迄今為止都為人津津樂道。他的五連冠無人突破,他自創了滿江紅拳法,他為自己打下一片天。李連傑在獲得冠軍的路上付出了很多鮮血和淚水,直到現在,練武時和表演時所留下的身體隱患還沒有康複,還時時會發作一下。
1974年,李連傑高燒39°,依然帶病參加了少年組全國武術大賽,並連奪三冠。技驚四座。
當時的《武林》雜誌給予李連傑高度評價:“李正東(李連傑本名,‘連傑’是他後來改的藝名)武術動作的特點是:速度快、動作準、力度大、彈跳好、節奏明、姿勢美。一個套路五六十個動作,他能在80秒鍾內一氣嗬成,招招幹淨利落,節奏鮮明。他騰空、跳躍的爆發力非常驚人,騰空持續的時間長,而一般的武術參賽者打一個‘旋風腳’都感到吃力。”
之前有媒體聲稱:這是武術界的一樁大事,誰能憑武功摘取這顆冠軍明珠,誰就能成為“天下第一高手”。
1975年5月,一場重要的邀請賽在雲南昆明市舉行,會中邀來八大城市的參賽者,這邀請賽的目的是要讓武術好手借機展示一下彼此的實力,有點類似全國武術高手之間的切磋賽。邀請賽共有五個項目,而李連傑恰好贏了每個項目的第一名,一切都進展的很順利。不過大家的重心還是擺在即將於北京舉行的全國體育大賽,每個人都處在焦慮的狀態中。正式比賽的前三天,在最後資格賽的賽場上,雖然是預賽,李連傑還是全力以赴,沒想到卻演變成一場幾乎致命的表演。
踏上地毯,準備表演刀術,才剛使出第一招就出了意外,他的刀劃到了自己,在頭上割出一道很深的傷口,而他完全不知道,每跳一下、每踢一次,血就流得更厲害,不但滴進了眼睛,還甩得到處都是。全場觀眾都驚恐地大叫:“哇啊啊啊!”一邊指著他的頭一邊尖叫。
不過李連傑依然繼續表演——出拳、翻滾、跳躍,絲毫沒有感覺痛也沒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在表演途中,他以為是汗流的太多遮著了眼睛就,趁機擦了一下臉,這才注意到自己流血了,但是並沒有停止表演。從小的訓練中就教育他們不能以任何身體上的痛苦為借口而影響到表演,就算骨頭斷了也不行——在這樣的邏輯下,流一點血根本算不了什麼。
當李連傑發現自己的頭正在流血的時候,驅使他繼續表演的動力,完全是無意識的:“我不能停,一定要繼續。”多年來辛苦的訓練堅定了意誌,真的麵臨考驗時,會十分受益。反過來說,如果每次身體不舒服,就允許自己停止練習,會發現自己很容易找借口放棄。李連傑的隊友已經開始站在旁邊哭,他依然在堅持自己的表演,一直到所有套路演完,然後鞠躬再跑下台。隊友馬上跑過來按著他的頭,這時候半邊練功服已經被鮮血染紅,身子半側從肩膀到大腿都沾滿了血,看到這些血,李連傑突然大叫一聲,差點暈過去。
隊友馬上送李連傑去醫院縫針,然後帶他回體育學校休養。教練告訴他三天後就要決賽了,但是醫生警告他縫合的傷口在一星期內都不能去動它。當時李連傑很擔心自己是否能繼續比賽,但更擔心被母親發現他受傷。資格賽母親沒來觀看,但是決賽她肯定會出席,萬一被她看見自己包著繃帶上場,一定會驚慌和心疼不已。這時哥哥已經知道了李連傑受傷的事,馬上趕到體育學校看望他,看到他頭上打著繃帶,全身是血地躺在床上,很是震驚,以為特別嚴重,就馬上跑回家告訴了媽媽:“小弟在表演的時候割開了他的頭。”媽媽又震驚又害怕馬上衝到學校,起初教練說不嚴重,阻止媽媽看望他,最終沒辦法隻好讓媽媽進去,但極力說服李媽媽相信他隻是小意外,身體沒任何大礙,可以繼續參加幾天後的決賽,李媽媽這才將信將疑地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