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是誰在影響你——為何心理暗示有如此大的力量(2)(1 / 2)

標簽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

當我們給自己貼上標簽之後,就會受到這樣一種心理暗示,覺得自己應該做那樣的人,並會那樣去做。這種暗示有時是積極的,有時卻是消極的。例如,有人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懦夫,認為自己難成大事,這樣的心理暗示會對他的心理產生一種阻礙作用,使其真正成為自己原先認為是的那個人。因此常說自己很懶的人,即使事實上並不懶,慢慢地也會被潛移默化地變得懶惰。

而人們之所以喜歡給自己貼標簽,其實也是在心理對自己的一種認同或者歸類,使自己獲得某種歸屬感,從而得到認同或者讚揚。而不是被摒棄於某群體之外。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為了逃避某些事情,而對自己做的消極的定位。例如,出於對艱難痛苦的畏懼,人們就會給自己定一些標簽,告訴自己“我永遠也不會成功”、“我就是這麼笨,努力也沒有用”,通過這樣的自我定位,回避現實,但是這樣的自我定位是會阻礙個人的發展的。

生活中,很多現象是很詭異的,比如,我們很害怕自己在工作中出現錯誤,結果卻偏偏錯誤百出,我們越是害怕自己出現意外,結果卻頻頻受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自驗預言實現機製

美國管理心理學家史華茲曾提出這樣的觀點:所有“不幸事件”,都隻有在我們認為它不幸的情況下,才會真正成為不幸事件。這句話可以說是對“怕什麼來什麼”現象的最準確總結。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有目的的情境中,個人對自己(或他人對自己)所預期的,常常會在自己以後行為的結果中應驗。也就是說,事先預期什麼,事後將得到些什麼。心理學稱這一現象為自驗預言。

思想與行為的互動反饋

自驗預言是直覺的明示,是潛意識的提醒。它之所以會實現,是因為人的思想會和現實生活形成一種互動的反饋關係。人的行為由思想所控製,而行為又會反過來塑造思想。一個製作豆腐的人,沒什麼文化,每天隻是熱火朝天地做豆腐,對其他事情並不關注,但其生意卻蒸蒸日上。一天,一個見多識廣的朋友,告訴他社會正麵臨嚴重的經濟衰退,讓他早做防範。他很相信朋友,於是從第二天起,就減少了黃豆的訂購,做豆腐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熱情了。很快,買豆腐的人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冷淡。他感慨地說:“朋友說得對,我們正處在衰退之中,幸虧他提醒我。”這個故事反映出了自驗預言實現的機製,經濟衰退的預言之所以實現,是因為這種預言導致那人的所作所為背離了“做好豆腐”的行為標準,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因為相信預言而失去熱情,因為失去熱情而生意冷淡,因為冷淡而更加相信預言。最後,“經濟衰退”的預言終於成為現實了。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經常被老師誇讚的學生,往往會做得更好;而被老師認為是“笨蛋”的學生,卻總是不見起色。可是有一名差生在得到老師的重視和鼓勵後,居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樣的現象說明了什麼呢?

“說你行,你就行”

在老師教育學生中產生“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就不行”的神奇效應,原因其實在於老師對學生所持的不同觀點、態度和采取的行動。即使是差生,如果被老師另眼相看,在學習中給予特別的照顧和關懷,以及更加積極地期望和讚揚,也會使其自信心和積極性都得到提升,給他們的學習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使他們的成績得到很大的提高。在這個過程裏麵,“期望”發揮出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老師的期望,老師的態度,對學生的進步與否有很大的影響。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說:“信任和讚美對別人的行動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人們對待別人時所持的觀點和態度以及采取的行為會對別人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羅森塔爾效應”

在心理學上,人們把這種信念和讚美對人們產生的積極影響,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說明,態度是一種巨大的潛能力量。它告訴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一種合理的期望,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鼓勵,會激發做事的信心,也會增加做事的動力,使事情更容易獲得成功,推而廣之,這種積極效應在生活的其他方麵也能起到好的作用和影響。相反,否定的態度,冷漠與諷刺,則會對別人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阻礙其潛力的發揮,使其深陷失敗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

在一些影視劇裏麵,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些場麵,受到侮辱的人或無意間犯罪的人,會發狂地衝洗自己的身體或雙手;在武俠小說裏,那些叱吒風雲的武林高手在退隱江湖之前會舉行金盆洗手的儀式,表示以往的恩恩怨怨都已經一洗了之,以後江湖上的是非也都與自己無關了。水能幫助他們洗去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