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購物類型
人們在購物的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幻想和情緒進行采購。這一點在女性的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有的女性購物是為了滿足自戀心理,這類購物者,在買下自己中意的昂貴貨品時,就會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一樣,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之中。有的女性購物是為了突現自己不同常人的品味,讓自己暫時超脫了令自己不滿的現實境況。心理學家還指出,人們會出於某種情緒而購物,如衝動、情緒波動或強烈的焦慮。研究者發現,購物過程中所享受的快感確實能讓人暫時忘記自己的壓力、緊張、抑鬱、寂寞或憤怒,使自己覺得舒服、愉快和滿意,以達到安慰自己、緩解壓力和自我保護的目的。然而購物和花費並不能為購物者帶來更多的愛和自尊,很難徹底治療她們的傷痛、悔恨和壓力,也不能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
在女孩的心目中,自己喜歡的男人一般都是有主見、有魅力的,可以依靠和保護自己的人。很少有人喜歡像女人一樣嬌滴滴的小男生。男人還是需要有“男人樣”的,沒有主見,柔弱無力的男人是不受歡迎的。
“小男人”VS“大男子”
傳統大男子主義意味著男人在婚姻家庭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這反映了一種“不平等”,所以一直都是婦女解放運動的批判目標。若幹年後,“女權主義”運動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女人處處要與男人一拚高低時,男人的蠻橫與霸道悄然收起。男人被“馴化”,他們的“雄性”氣質越來越弱,這種生理氣質反映到社會關係中來,就是男人越來越沒有責任感,越來越小氣,於是出現了眾多的“小男人”。而這樣的男人,女人又不喜歡了,覺得太沒勁。
女人需要男人恢複陽剛
女人喜歡“霸道”一點的男人,那種“連吻女孩也是一把將她拉進懷裏,不需要任何的思考與商量”的男人,可是,現在的很多男人太不像男人,追求一個喜歡的女孩,不但先要問媽媽的意見,還總是猶猶豫豫,缺少霸道的進攻火力與不可一世的性感。而銀幕上的硬漢形象之所以受到廣大女性的青睞,也表明了她們渴望男人再次“雄起”霸道起來的心理,畢竟再強大的女性,也需要一個“肩膀”依靠。
男人應該是陽剛的、堅強的、有承擔的。作為一個社會角色,男人應該是生活中的強者,是護花使者,在社會、公司和家庭中處處要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為身邊的人帶來安全感。女人天生有種依賴與拿不定主意的嬌氣,而男人身上那種讓女人情不自禁地溫柔起來的雄性之美,那種言出必行、誠實守信,值得信賴和依靠的氣質和魅力則是社會和女性需要的東西。
我們常說:“為愛而癡狂”。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戀愛的人,在言行上真的會發癲發狂。有長跪街頭求愛的;有點燃蠟燭、拉起橫幅在女生宿舍樓下表忠心的;有斬斷親情,離家出走的;更有甚者,就是因愛而尋死覓活的。為什麼人們會為愛而發狂呢?
理想化的心理狀態
在心理層麵上,愛的一種緊張的情感狀態就是激情之愛,這是受愛的對象的刺激而引發的。激情之愛是人類情感體驗中最強烈的一種。當它降臨到我們頭上時,整個人都改變了。人的認知力會發生重大轉變,一切事物都圍繞著愛而運作,其他一切似乎都無所謂了。忘乎所以,想入非非,放大和理想化戀人,對方的優點被放大到超過了一切理性的程度。其缺點,自然地被縮小或忽視。雙方會把各自心中完美的形象投射到對方身上,造成“情人眼裏出西施”的現象,而覺得隻有對方才是最好的。心理處於一種醉酒的狀態,甚至達到癡迷的程度。
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陷入愛河的人,其注意點和興奮點已完全集中在一起,那就是他深愛著的人,他的價值觀已無法用常理去評判。當男孩愛上女孩,在他的眼裏和心中,一切與女孩相關的行為,都是重要的、必要的、有價值的、至高無上的;凡與之不相關的行為,不管在別人眼裏有多重要,在他看來都無足輕重。他整個人處於意識狀態與無意識狀態之間。不涉及這個女孩的時候,他在意識層麵,尚能清晰思維,正常工作。一旦涉及那個女孩,瞬間就轉換到無意識層麵。在他的無意識層麵中,隻有一個亮點,那就是這個女孩,以及與這個女孩相關的一切。因此,在別人眼裏,他幾近瘋狂,類似癡癲。而他自己,卻渾然不覺。
不管是針對孩子的早戀問題,還是子女的婚事,很多時候,父母越是反對,子女越是不聽,兩個人更加堅持要在一起,愛得更加難舍難分。為什麼外部的幹涉,反而使其愛情更加牢固了呢?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心理學家用“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來解釋這一現象,外部的幹涉有時候並不能減弱戀人之間的愛情,反而會起到推波助瀾、火上澆油的效果,使他們的感情更加的牢固,幹涉越多,反對越強烈,他們反而會更加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