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感情的事情是最難說清楚的。在情場之中,難得有人能夠總是保持清醒的頭腦,大多數人會有意亂情迷的時刻,有人沉醉初戀的甜蜜之中,也有人深陷婚姻的焦灼之中,幾家歡樂幾家愁,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情感的事,最讓人糾纏不清而又欲罷不能。
熱戀中的男女,一旦陷入愛情,眼中便隻有對方,而且會覺得對方是完美無缺,誰也比不上自己的戀人,根本看不見對方的缺點,這就是典型的“情人眼裏出西施”的現象。為什麼愛情能夠蒙蔽人們的眼睛呢?
自己眼中的“西施”
對此,美學家普洛丁認為,最高的美不是感官所能感覺到的,而是靠心靈才能體驗到。情人之間由於接觸較多,了解得較深,不僅熟知其外在美,也深知其內在美。比起一般人來,有時還會有美的“獨特”發現。有了這種感覺,才會更加鍾愛其人。而局外人對其的了解和發現則是很有限的,更體會不到“西施”的美。
不真實的世界
從心理學角度看,“情人眼裏出西施”其實是在愛情狀態中,人們的知覺被歪曲的結果。戀愛中的人們,情感高度卷入,受情緒狀態的幹擾,他們眼中的世界實際上是一個他所想看到的世界,而不是真實的世界。他,當然希望她是白雪公主;她,當然也企盼他是白馬王子。受暗示作用的影響終於“心想事成”了。於是,“情人眼裏出西施”的效應就出現了。
此外,“暈輪效應”也是導致“情人眼裏出西施”的重要因素。當我們對某人的一個特點無限的放大,就會隻看到這一點,而忽略其他方麵。因此,當我們隻看到一個人的優點時,他就會被美麗的光環所籠罩,覺得他很好,甚至沒有任何瑕疵;如果我們隻看到一個人的缺點,在暈輪效應的影響下,他就會被否定的光環所籠罩,誤以為他一無是處。情人眼中隻看到了對方的優點,使自己喜歡得不得了,而對於缺點視而不見,即使發現,也會樂意接受,不以為那是缺點。
有時候,我們喜歡一個人,並不是出於什麼特殊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對方首先喜歡自己,然後自己就喜歡上了對方。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說明了我們比較容易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兩情相悅定律”。
獲得尊重的滿足
我們會因為對方喜歡自己而喜歡上對方,是因為和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會體驗到一種愉快的情緒。再者,那些喜歡我們的人會使我們受尊重的需要得到極大的滿足。隻有在對方喜歡我們的時候,才會比別人更加關注我們情緒的變化,也會更加尊重我們。
當然,這種“兩情相悅定律”也並不是萬能的,它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對於一個自我尊重程度較強的人來說,作用就弱一些。因為這樣的人很自信,別人所表示出來的對他的喜歡和讚揚,對他的影響不是很大。而對於那些自我尊重程度較低的人來說,是很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的,而別人喜歡自己時就容易受“感動”,並因此而喜歡上對方。
相互回報心理
對喜歡自己的人有好感,還因為是出於相互回報的心理。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心理學家認為,相互回報行為同其他行為一樣,是由人的某些社會需要和動機引起的。維持心理上的平衡,是回報的主要原因。當有人施恩於你,當你接受了別人的恩惠後,自身原有的平衡的心理狀態就會打破,隻有再次回報給對方,才能達到新的平衡。因此,當有人喜歡自己的時候,如果自己沒有一點反應,沒有回報就會覺得不舒服。所以就不願以冷漠來對待別人的熱情。可以說,這種壓力是自己給自己造成的。
自古道:“英雄難過美人關”。所以,要想對付英雄,運用“美人計”是常用常新常有效的一招。那麼,美色為什麼對英雄有如此大的誘惑,換句話說,為什麼英雄難過美人關呢?
生理與心理因素共同作用
俗話說:“秀色可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隻要是健康的、正常的男人,他們都會格外關注漂亮的女性,對美女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種性的吸引力是普遍存在的,也是無法抗拒的自然屬性。不論英雄有多麼堅毅勇敢,甚至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但是英雄也是人,依然擁有這種自然生物屬性。甚至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能力越大,其性欲望與性需求越高。從這個角度來說,英雄的這種自然生物屬性要比常人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