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咖啡因雖然在醫療上有不少用處,還是用天然的會比較好,因此用老祖宗教我們的方法,用天然藥物治療會好一點。中消用承氣湯係列、甘露飲
承氣湯係列的解析
中消在《傷寒論》裏麵指出要用承氣湯,承氣湯有大承氣、小承氣、調胃承氣。大承氣比較作用在大腸,小承氣比較作用在小腸,調胃承氣比較適應在胃的部分。根據調胃承氣再變出來就是桃核承氣湯,很多活血化瘀的處方都會用到它,當然也包括心髒血管疾病、中風,使用範圍很廣泛。關於月經失調的症狀,也會借助桃核承氣湯,因為它是一個活血化瘀的方,裏麵有桃仁、有桂枝,對心髒血管、腦血管都能發生作用。
承氣湯的療效非常明顯,前述章小姐,我給她調胃承氣湯,服用以後,症狀很快就有改善。但承氣湯有個缺點,因為含有大黃,有些人對大黃非常敏感,吃了以後會拉肚子,拉肚之前常常肚子會絞痛,尤其大黃如果沒有用酒萃取或用酒炮製的話,常常會引發肚子絞痛,接著就拉肚子。
承氣湯類很有用,當然也因人體質而異,可選用承氣係列的不同方,大承氣、調胃承氣、小承氣各有作用,大承氣比較強烈,再來就是小承氣,較緩和的是調胃承氣,調胃承氣因為有甘草在裏麵,所以作用不會那麼強烈。這也顯示,中醫看病因人而異,因個人的體質不同來選用方劑,到目前為止效果可說是很好的!
中消用甘露飲
這些年來我對消穀善饑的中消,大部分用甘露飲,本來甘露飲是治療牙周病的,因為上牙齦屬足陽明胃經,下牙齦屬手陽明大腸經,牙齦出血就與牙周病有絕對的關係,也包括嘴巴臭,在《張步桃開藥方》這本書中我曾提及,有病患自己牙齦出血、嘴巴臭,就去買甘露飲,一吃就很靈光;結果他告訴我:“你肯定不會欺騙我,因為你所提供的這處方,真的很靈光,真是造福社會蒼生大眾,功德無量!”
我用甘露飲治中消,另外加玉竹,玉竹的學名叫葳蕤,但少有人知道,玉竹可能較多人知道,它和康乃馨同科。玉竹不寒不燥,可替代人參、黃芪;另外加黃精,黃精吃了以後肚子不會餓。
傳說中有一個女傭,大概在主人家裏不小心犯了過錯,害怕主人懲罰,因此她就逃跑啦,逃到深山野外有相當長的時間。主人家當然也不忍心,怕她碰到壞人或野獸,也擔心她沒有能力謀生,所以就派人到處尋找;結果有一天就在深山野外碰到了,這個女傭一看到那麼多人來,想必要把她抓回去,所以就拚命跑,一溜煙就爬到樹上,比猴子的動作還敏捷,後來總算找到了!問她:“這些日子都幹什麼啊,怎麼維生啊?”她說:“我吃一種草根,就不餓啊,一直維持健康。”這植物就是黃精。
女傭發現山裏所有植物中,黃精的味道最好,很甜。黃精和熟地黃長得很像,黑黑的、塊狀的,我曾經單用這一味藥,每天吃它個4兩,因為很便宜,1斤大概隻有幾十塊錢,每天吃4兩,會有飽足感,不會肚子餓,也不會嘴饞,不會想一直吃東西。現代人看電視的時候,總有人喜歡一邊吃餅幹、吃高熱量的食物,又懶得動,所以不胖也難!我加了玉竹、黃精,患者餓的感覺減少了,一方麵可以治療消穀善饑,一方麵又可以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
對症有方:甘露飲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瀉火之劑。能清熱除濕,消炎涼血,為足陽明少陰藥。熟地15~20g,生地12~15g,麥冬10~15g,天冬10~15g,石斛10~15g,枇杷葉9~12g,枳殼6~9g,茵陳10~20g,黃芩6~12g,甘草3~6g組成,水煎服。主治胃中濕熱,口臭喉瘡,目赤腫痛,齒齦腫爛,吐衄齒血,身熱,二便秘澀。適用於口舌疾患、口內炎、口腔蜂窩織炎、舌炎、舌癌、咽喉炎、眼目赤痛、結膜炎、便秘、黃疸等。
下消比較接近糖尿病
三消不等於糖尿病,天癸不等於月經
傳統醫學中的“下消”比較接近現代所謂的糖尿病,可是很多人,不管寫文章也好、演講也好,都喜歡用等號,講三消等於糖尿病,這種觀念不是完全正確;它可以與糖尿病扯上一點關係,但是不能用等號。
這就像《內經》講的“天癸”一樣,很多人寫文章或演講說天癸就是月經,這種觀念也是大錯特錯,女生以七為周期,二七天癸至,說二七十四歲,月經就要出現了,因為性激素分泌成熟了,七七天癸絕,七七四十九歲,是一般女性生理周期結束的年齡,也就是所謂進入更年期的症候群,所以女生講天癸是月經倒無可厚非。可是在《上古天真論》第一章裏,說男人以八為周期,二八天癸至,所以理論上二八十六歲,男性性激素分泌成熟,要結婚的話,十六歲是最低的結婚年齡;那當然早期有的十二三歲就結婚的,事實上他的性激素還沒有成熟,那你可以說二八天癸至男性月經就來了嗎?豈不是很荒謬!所以所謂天癸,應該是指男、女性的性激素,因為男性也有更年期,男性的更年期是八八六十四歲,女性是七七四十九歲。
心腎不交用交泰丸
回到下消。一般下消屬腎,但是中醫所謂的腎與心,不是單純的指解剖學上的心髒和腎髒,譬如說睡眠障礙中有一個症狀叫做心腎不交,這裏的心、腎都是指大腦;睡不著覺與心髒有什麼關係?睡不著覺是和大腦有關係!所以很多病患問:“我是不是腦神經衰弱?”我會說這個名詞是西醫名詞,中醫沒有腦神經衰弱這名詞,腦神經要怎麼衰弱?中醫叫做心腎不交,因為心和腎會在大腦中樞進行交通,心腎不交就會引發睡眠障礙。老祖宗創製了一個名詞叫做“坎離”,坎就是水,離就是火,坎就是腎,離就是心;心屬火,在八卦裏屬離,腎屬水,在八卦裏就叫做坎;但是治療用的藥,不叫坎離丸或坎離丹,叫做交泰丸,“交泰”出自於八卦,因為前麵一卦是否卦。在《傷寒論》裏麵有五個痞硬症,有大黃黃連瀉心湯症,有附子瀉心湯症,有甘草瀉心湯症,有半夏瀉心湯症,最後有生薑瀉心湯症,它所治療的就是痞硬症;因為前麵一卦是否卦,肯定就會有所謂的絕處逢生,有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說“否極泰來”,也就是泰卦,所以人不用氣餒、不要灰心,也不要覺得人生是絕望的,因為往往危機就是轉機。
我用黃連和肉桂來治,黃連入心,肉桂入腎,讓它們能夠在大腦皮質來進行交通,所以我們稱之為交泰丸。
黃連入心屬火,肉桂入腎屬水,水火既濟就是心腎相交,也就否極泰來,睡眠就改善了!不過,這樣是不是真的都有效?似乎也未必!某衛生所有一位護士,嚴重睡眠障礙,我給她吃了交泰丸,效果似乎不是很理想!
對症有方:交泰丸
本方是一首治療心腎不交的著名方劑,藥僅黃連、肉桂二味,能清心火助腎陽,使心腎相交。最早明確提出黃連、肉桂同用,治心腎不交,名交泰丸者,為清代王士雄,他的《四科簡要方·安神》謂:“生川連五錢,肉桂心五分,研細,白蜜丸,空心淡鹽湯下,治心腎不交,怔忡無寐,名交泰丸”。本方主要適用於心腎不交、夜寐不寧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