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家教紅綠燈(1 / 1)

雨欣3歲半了,剛上幼兒園。她非常喜歡吃零食,每天早上去幼兒園前都會把幾包零食塞進書包裏,如薯片、巧克力、幹脆麵、果凍等。平時她也是零食不離嘴,無論是飯前飯後,她都會吃點兒零食。

媽媽知道吃太多零食對孩子並無好處,因此並不主張雨欣經常吃零食。可是雨欣的奶奶非常寵愛自己的孫女,經常背著雨欣的媽媽給她買零食。

一天剛吃過晚飯,雨欣便打開一包蝦條,邊吃邊看動畫片。媽媽對她說:“寶貝,剛吃了飯你就別吃零食了。再說飯前吃太多零食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乖,把蝦條給媽媽放一放吧。”說著,媽媽伸手要拿蝦條。

雨欣一看不樂意了,她哇哇大哭起來:“我就要吃蝦條,我就要吃蝦條!”奶奶聽到雨欣的哭聲連忙從廚房裏走出來,心疼地對雨欣說:“乖寶貝,別哭了。媽媽不讓吃蝦條沒關係,奶奶讓你吃。”奶奶邊哄雨欣邊護住了她手中的蝦條……從那以後,雨欣吃零食更加有恃無恐了。漸漸地,在奶奶的縱容下她的體重超出了正常的標準,體質也下降了。

愛吃零食似乎是孩子的天性,冰激淩、糖果、方便麵、膨化食品等,往往令孩子垂涎欲滴。現實生活中,很多爺爺奶奶都會過分地驕縱孩子,一切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在爺爺奶奶的長期寵愛下,很多孩子養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對膨化食品情有獨鍾,薯條快餐成家常便飯,看見油炸食品邁不動步,等等。其實,爺爺奶奶的這種做法並不科學。

研究表明,吃零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生理需求,適當地讓孩子吃一些零食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孩子的飲食規律與成人不同,孩子需要適當的零食來填飽肚子。而且,有些零食香甜鬆脆的口味還可以激發孩子的食欲。此外,健康的零食對人體很有好處,如花生仁、葡萄幹、大棗等能為人體提供少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過度吃零食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很多零食都含有色素、香精、防腐劑等化學物質,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並無好處;孩子比較偏愛的油炸、膨化類食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導致孩子肥胖、哮喘、厭食等多種兒童疾病發生。因此,爺爺奶奶絕對不能縱容孩子肆意吃零食。

總之,對於孩子愛吃零食這件事,爺爺奶奶不必談零食而色變,但也不能過度放縱孩子吃零食,而要用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引導孩子正確地吃零食。

1.讓孩子適度地吃零食,爺爺奶奶要做好監督、指導工作孩子健康吃零食的首要原則就是不能過量,讓孩子適度地吃零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健康。這就需要爺爺奶奶做好監督、指導工作,既不能盲目禁止,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科學地愛孩子,嚴格約束孩子,讓孩子養成適度吃零食的習慣 。

暑假期間,爸爸媽媽將4歲的陽陽送到了爺爺奶奶家,讓陽陽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爺爺奶奶非常疼愛唯一的小孫子,經常給他買零食,因此陽陽漸漸養成了愛吃零食的習慣。

一天,陽陽和小夥伴玩了一上午,大汗淋漓地回到家後,便從冰箱裏拿出兩根冰激淩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吃完了手中的冰激淩,又從冰箱拿出一瓶飲料。

陽陽正要擰開蓋子,爺爺對他講:“乖孫子,你已經吃了兩支冰激淩了,就不要再喝飲料了。”陽陽撒嬌地說:“不嘛,爺爺我就要吃。”這時候正在收拾餐桌的奶奶也幫陽陽求情:“既然孩子想喝,你就讓他喝吧。”

但是爺爺卻對陽陽說:“孩子,天氣熱你想喝飲料爺爺能夠理解,但是你已經連著吃了兩個冰激淩了,再喝飲料會肚子疼的,肚子疼可就要去醫院打針了。”

聽了爺爺的話,陽陽主動地把飲料放回了冰箱,然後和爺爺奶奶一起去吃午飯了。

陽陽的爺爺並沒有因為陽陽撒嬌而放任他過度吃冷飲的行為,最終說服了陽陽,讓他明白了濫吃冷飲的危害。讓孩子適度地吃零食,爺爺奶奶一定要堅持科學原則,更要做好監督和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