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1 / 1)

很多人認為隻有工業才需要節能減排,農業不需要節能減排。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水、電等,這些資源的投入,一方麵為農業生產作出了重大貢獻,另一方麵由於使用不當或過量,也浪費資源和能源,造成了環境汙染,因此農業應在國家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農業農村節能減排要堅持推廣資源節約型技術與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相結合,以降低農業生產生活用能消耗、推進農業清潔生產、積極開發農村可再生能源為重點,構建節約型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農業循環發展、生態環境良好的格局。如以農作物秸稈為飼料進行生態養殖,以牛糞為原料發展有機食用菌,利用牛糞便發展沼氣,使用沼渣、沼液發展有機農作物,形成農業生態經濟循環經濟鏈模式。

農業節能減排的具體做法是:

① 加強農業節能減排工作宣傳,廣泛開展節能減排知識的科普宣傳,加強對農民的節能減排技術培訓,營造“人人講節約、事事講節約、時時講節約”的良好氛圍,逐步把節能減排培養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

② 大力抓好農業生產生活節能減排。以節肥、節藥、節水、節能為突破口,推廣應用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降低農業生產投入與能源消耗。廣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提倡增施有機肥。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運用農業、物理及生物防治技術,減少農藥使用的次數和數量。推廣節油、節電、節煤等農業機械和漁業機械及技術,加快高耗能機械的報廢和更新換代,降低農業裝備能耗。

③ 積極推進農業副產品和農村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大力開發利用農業副產品和農村廢棄物,減少使用石化能源,通過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實現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形成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高效率的可持續農業體係。大力開展農村沼氣建設,以“一池三改(沼氣池,改圈、改廁、改廚)”為主要內容,逐步普及農村戶用沼氣,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場沼氣工程,推廣秸稈覆蓋還田、秸稈快速腐熟、秸稈氣化、過腹還田和機械化還田技術,實現農業資源和廢棄物的高效和循環利用。

④ 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玻璃、薄膜等材料,建設太陽能日光溫室,生產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用太陽能替代煤、電等能源,普及太陽能熱水器,改善農民群眾的環境衛生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