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2 / 2)

為什麼要進行農村河道整治?

農村河道整治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原因。一是河水汙染嚴重。由於沿河居民隨意棄置垃圾,鄉鎮企業和農村生活汙水的無序排放,以及化肥、農藥殘留排入河道,使農村河道水源嚴重汙染。二是河底淤積抬高。由於沿河鄉鎮企業、居民隨意傾倒垃圾,造成河床抬高、河道堵塞,致使河道過水斷麵縮小,部分河段甚至變為死水,完全喪失了河道的基本功能。三是河岸侵占普遍。大多數鄉村河道沒有砌築護岸工程,加上由於土地管理權限不清,攔河設障,圈河養殖、隨意搭建臨時建築時有發生。

什麼是生態河道?

生態河道是指在確保河岸工程具有抗洪能力的前提下,以恢複重建河流生態係統及其景觀為目的,通過對河流護岸工程的生態設計和調控,采用生態係統自我修複能力和人工輔助相結合的技術手段,使受損害的河流生態係統恢複到受幹擾前的自然狀態及其景觀格局。生態河道包括自然生態河道和人工建設或修複的生態河道。目前國內生態河道的改造原理與方法主要采用“河流生物--生態修複技術”,即用微生物或微生物菌群來降解河流水體中的有機物或有毒有害物質,從而使河流水質得到改善,河流生態得到恢複或修複。具體包括: 除去以前人工在河岸或河底建造的水泥板,軟化河床;盡量使河流自然彎曲;讓兩岸長出多種野生植物,使河水中的水生生物與岸邊的植物、小動物、鳥類等形成天然的生態環境和平衡。這樣,在保護生態資源的同時,也增加了河水的自我淨化功能。

什麼是河道生態護坡技術?

傳統的河道護坡主要有漿砌或幹砌塊石護坡、現澆混凝土護坡、預製混凝土塊體護坡等。這些護坡工程的造價相對較高,且水下施工、維護工作難度較大。它僅僅從滿足河道岸坡的穩定性和河道行洪排澇功能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施工,很少考慮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而細菌和微生物在水質淨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河道被硬化後,切斷了水體內各生態要素與底質、岸邊間的物質、能量及信息的流動,生物多樣性急劇下降,使河道的自淨能力大為降低,水體失去原有的活力和靈性,一旦汙染物排入,造成的汙染很難自然淨化。因此,河道生態護坡技術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正在嚐試的生態護坡技術包括應用植被草、土工材料綠化網、水力噴播植草技術、植被型生態混凝土、水泥生態種植基、土壤固化劑等多樣的生態護坡技術。根據經驗,生態護坡技術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護坡應保留足夠的孔隙率以保持水體內外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利於各種微生物的生存;河道盡量保持自然的形態,維持豐富的河灘、河曲、窪地等景觀,以利於不同類型的水生生物的生存要求;植物護坡應盡可能利用自然植被,避免單一化,同時也可防止外來生物入侵,豐富物種的多樣性;護坡的形式應是結合實際,避免陡化、硬化,為水生物的憩息提供友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