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1 / 2)

由於農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農村環境衛生公共設施建設的滯後,農村環境汙染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特別是隨著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城鄉環境質量差距呈擴大趨勢。因此,從實際出發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切實解決農村汙水、垃圾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並將此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檢驗標準。農村環境整治的工作重點是: 農村河道疏浚和整治;農村清潔能源,如開發沼氣、太陽能等綠色能源;農村改廁,建設公共廁所。一要著力美化村容村貌。要科學規劃,突出規劃的整體性、配套性、多樣性,就地取勢,借山用水,充分體現山區、丘陵、城郊、水鄉、海島的特色;全麵整理,盡快改變村莊環境髒亂差的局麵,強化基礎,形成城鄉一體的“路網”、“電網”、“水網”、“氣網”和“生態環保網”,發展農村社區服務,努力方便農民生產生活。村莊環境整治,主要進行修路,建設村內排水、生活垃圾統一收運設施,推廣農村生活汙水相對集中處理適用技術,公共綠化等。通過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重塑村莊的生態優勢,重現村莊的田園風光和山水美景。二要抓好資源開發保護。水資源開發與保護,要在加快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高起點、高標準實施“千裏清水河道”整治;土地資源開發與保護,要加大用地計劃管理力度,大力開展土地整理和圍墾造地;山林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要強化對水土流失的治理,嚴格開山采石管理,加快沿海、沿河、沿路、水源地、地質災害易發區等的防護林體係建設。三要加強農村汙染治理。要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努力從源頭上控製和減少汙染。在治標上,要全麵推進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汙染整治,強化法治、嚴格執法;在治本上,要以治理農業麵源汙染為切入點,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四要深化村鎮生態創建活動。

什麼是環境衛生設施?

環境衛生設施包括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環境衛生工程設施和環境衛生機構使用的工作場所三類。環境衛生公共設施係指公共廁所、化糞池、垃圾管道、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間、廢物箱和痰盂等;環境衛生工程設施是指環境衛生工作中收集、運輸、處理、消納垃圾、糞便的基礎設施。包括垃圾糞便碼頭、垃圾中轉站、無害化處理廠(場)、垃圾堆場、垃圾堆肥場、臨時應急垃圾堆場、供水龍頭和車輛衝洗站。環境衛生機構使用的工作場所是指環衛作業隊為完成所承擔的管理和業務職責需要的場所。包括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用房、車輛停車場、修造廠及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工人作息場所等。

什麼是衛生廁所?

衛生廁所要求有牆、有頂,廁坑及貯糞池無滲漏,廁室清潔、無蠅蛆,基本無臭,貯糞池密閉有益糞便及時清除並進行無害化處理。衛生廁所主要有下列幾種: 三格化糞池廁所、三聯式沼氣池廁所、雙甕漏鬥式廁所、通風改良坑式廁所、水衝式廁所。糞便中往往含有寄生蟲卵和傳播疾病的致病微生物,為了滅活這些寄生蟲卵和致病微生物,把衛生廁所的糞池修成三格化糞池、雙甕等形式,或與沼氣池聯通,使糞便得到處理,這種衛生廁所與糞便無害化處理池相結合的廁所叫無害化衛生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