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學31(3 / 3)

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孫武在訓練這些宮女、後妃時,並沒有長篇大論地講述應當如何去做,而是簡潔明了地從樹立軍威開始,讓她們知道違抗軍令的下場,硬是將一群宮女訓練成了合格的士兵。

這便是“熱爐效應”的運用。熱爐效應的概念包括四個原則:

燒熱的爐子我們不用手去摸都知道是燙的,會灼傷他人,這是熱爐效應中的警告性原則;

當我們碰到熱爐時,肯定會被燙傷,這是熱爐效應中的一致性原則,意指隻要我們違背了規範,我們就一定會受到懲罰;

再碰到熱爐時,馬上就會被燙傷,這便是熱爐效應中的即時性原則—懲罰一定在對方錯誤的行為發生之後立刻進行,絕對不能拖延,這樣才能讓對方及時地改正錯誤;

不論是什麼人,隻要碰到熱爐就會被燙傷,這是熱爐效應中的公平性原則。

在原則麵前,人人平等。孫武在訓練宮女和妃子們時,先是對她們的行為予以了一定的警告,但是她們並不以為然。這時,孫武說到做到,指出了她們的錯誤後,立刻將為首的吳王的兩個寵妃斬首,孫武沒有因為對方是吳王的寵妃而徇私。

這便是孫武能夠在第一時間震懾在場宮女們的手段—合理地運用熱爐效應。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街亭與司馬懿對戰時,猛將馬謖主動申請死守街亭。諸葛亮對於馬謖的性格、脾氣很了解,覺得讓他去守街亭有些不放心,但是馬謖一再請求並立下了軍令狀:若是此次失敗就滿門抄斬。諸葛亮這才勉強答應讓馬謖去守街亭,並讓王平隨軍幫忙。

諸葛亮囑咐馬謖在部隊安營紮寨之後立刻回報大營,有什麼事都要和王平多多商量,馬謖一一答應了下來。但等軍隊到達街亭後,馬謖卻完全不理會王平的建議,硬是將軍隊安置在山上,也沒有像一開始答應諸葛亮那般將安頓的地圖派人送回大營。

等到司馬懿派兵攻打街亭時,司馬懿利用馬謖在山上紮營的弱點,命令士兵們將整座山團團圍起來,切斷馬謖部隊的糧草和水源供給。馬謖的軍隊一敗再敗,致使街亭這個重要的據點失守。事後,馬謖回到大營,諸葛亮為了穩定軍心、維持軍紀,不得不揮淚斬馬謖,並自己向上請示降級三等。其實諸葛亮處死馬謖之前,心中也有很多不忍和不舍。但是為了軍紀的嚴明,卻不得不“揮淚”這樣做。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一味地寬容,就會讓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定要收起溫順的麵孔,亮出自己的原則。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權威不受到他人的挑戰。隻有當自己身先士卒維護好原則的時候,才能讓他人更加信服你,達到震懾他人的效果。

同時,隻要是決定好的就必須立即執行,如果一拖再拖,反而會讓他人對你的原則產生質疑,從而對你的話不再信服。

心理學智慧

一方麵,熱爐效應告訴我們,不能隨便讓別人踐踏我們的原則和製度;另一方麵,我們也要從中汲取做錯事就要受到懲罰的教訓,無論在生活中做錯了什麼,都不要抱著企圖僥幸逃脫的心理。具有公平性和一致性的熱爐效應是維持社會秩序、把握事態平衡發展的重要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