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長平,白起肯定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麵對這四十萬趙國降卒,白起不知道該怎麼辦?

全部納降接受吧,秦國哪裏有這麼多糧食讓他們吃;放回去吧,他們馬上又會成為反擊秦軍的力量。白起在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決定將四十萬趙軍全部活埋。

於是,戰爭史上最慘絕人寰的一幕出現了。秦軍在長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高平,挖掘了幾十個深深的大坑,然後把四十萬趙軍俘虜,分批押解過去,將前一批推進深坑後,再把後一批帶過來。後一批的戰俘,根本就不知道前一批戰俘的命運是什麼,他們去了哪裏。

就這樣,在幾天的時間裏,40萬戰俘幾乎被全部活埋在了曠野中,而放回趙國的,隻有240人。

史書記載:“白起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曠野的風依舊在呼嘯,山中的花依舊在開放,春去秋來,歲歲年年,改朝換代,滄海桑田,沒有人知道,這裏曾經掩埋了四十萬條鮮活的生命。

天空中沒有痕跡,而飛鳥已經飛過。

此後,漢武帝的車輦從這裏走過,唐太宗的車騎從這裏碾過,宋太祖的馬蹄從這裏踩過……然而,卻沒有人知道,他們腳下的黃土裏,掩埋著四十萬悲傷的冤魂。

1978年,山西高平一位農民在深翻土地的時候,挖出了一些殘破的骨骸,全村人趕來查看,挖出了更多的骨骸,這些年代久遠的骨骸層層疊疊地摞壓在一起,有的側躺,有的俯臥,有的蜷曲,有的伸臂,顯然,他們死前忍受了極大的痛苦。

白起活埋四十萬趙軍的遺址,終於找到了。

坑殺趙軍四十萬後,白起達到了一生職業的高峰,他將秦軍一分為二,分兵北上,一路攻取山西絳州,一路攻取山西太原,趙國、韓國萬分驚恐,連忙派遣舌辯之士蘇代去秦國,行使離間之計。

蘇代來到秦國,帶著重禮,直接找到秦國宰相範睢。他見到範睢,問:“白起殺了趙括嗎?”

範睢說:“是的。”

蘇代又問:“白起在攻打邯鄲嗎?”

範睢說:“是的。”

蘇代說:“我大老遠跑來,就隻告訴你一件事情。白起占領了趙國,就會被封為趙王,位列三公,地位在你之上。”

範睢問:“怎麼可能呢?我是宰相,他隻是一名將軍。”

蘇代說:“白起為秦國攻陷城池七十座,南震楚國,東定韓魏,他的功勞,前所未有,現在如果趙國再被白起攻占,秦王為了統治趙國,一定會封他趙王,你的地位一定在他的下麵。”

範睢沉吟不語。

蘇代繼續說:“秦軍曾經圍攻韓國上黨郡,上黨郡軍民不願意並入秦國,轉而投向趙國。現在,如果趙國被白起占領了,趙國百姓四散奔走,北邊的投向燕國,東麵的投向齊國,南麵的投向韓國魏國,你算算還能有多少人留在趙國。既然趙國沒有人了,那還要趙國幹什麼?所以,不如別打趙國,讓秦軍撤軍,不要讓白起進攻,白起也就不能封王了。”

範睢仔細一想,覺得蘇代說的很有道理。

第二天,範睢就走進皇宮裏對秦昭王說:“秦軍打了這麼久的仗了,士卒疲勞,歸鄉心切,不如讓白起撤軍,向趙國韓國要些土地。反正趙國韓國已經衰敗不堪,我們想什麼時候打,就什麼時候打。”

秦昭王答應了,派人叫回白起。

回到鹹陽的白起,打聽到是範睢從中搗鬼,異常氣憤。此後,兩人之間矛盾加深。

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人,趙國陷入了極大的悲痛中,家家戴孝,戶戶豎幡,哭聲盈於野,白發老人,垂髫小兒,相對而泣,悲傷擊碎了這個北方國家,白起的行為,讓六國都感到震驚憤怒。

趙國無將,趙王再次拜訪廉頗,廉頗官複原職。

當初那些勢利小人看到廉頗又成了大將軍,紛紛登門祝賀。耿直純真的老將軍非常氣憤,他說:“你們還跑來幹什麼?快滾。”勢利小人們說:“老將軍甭生氣,現在社會就是這樣,誰有權有勢,我們就跟誰,能夠得到好處;誰沒權沒勢,我們跟著他能得到什麼?社會嘛,本來就是這樣子的,你這個老人家發什麼脾氣啊?”

廉頗默不作聲,半晌才說:“狗日的社會。”

趙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元氣大傷。北方近鄰燕國看到有機可乘,就號召道:“趙國青年全部死在長平,而那些孤兒還沒有長大,這是消滅趙國的好機會。”燕國於是舉國來犯,老將軍廉頗率領童子軍,大破燕軍。燕國被迫割讓五座城池給趙國,廉頗才收兵。

全趙國的人都在想:如果當初沒有把廉頗撤職,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一年後,秦昭王派遣王陵為將,攻取邯鄲,無法攻克。

秦昭王想讓白起為將,攻打邯鄲,而白起認為邯鄲不能攻打。秦昭王很不高興,白起說:“趙國自從長平之戰後,君臣齊心,決心重振國威,習練甲兵,結交諸侯,趙國上下一心,所以不能攻打。”

秦昭王無法說服白起,又派宰相範睢勸說。範睢見到白起,劈頭就問:“當年楚國甲兵百萬,你以寡擊眾,用數萬兵力直搗都城;現在趙國兵微將寡,你以眾擊寡,為什麼不去?”

白起回答說:“當年楚國雖有甲兵百萬,但將士離心,所以易於攻破。去年我帶兵打到了邯鄲城下,即將攻克,你卻把我叫回來。現在,趙國上下同力,君臣一體,又怎麼能攻打呢?”

範睢說:“現在秦軍已經在攻打邯鄲,兩軍處於膠著狀態,急需你前去。”

白起撂挑子了,他說:“我有病。”

範睢無奈,隻好回身告訴秦昭王。秦昭王說:沒有他白起,地球還就不轉了?史書記載:“昭王曰:無白起,吾不能滅趙乎?”

秦昭王讓王齕代替王陵,繼續攻打邯鄲。然而,事實證明,沒有白起,秦國確實不轉了。秦軍圍攻邯鄲*個月,死傷甚眾。趙國派騎兵屢屢襲擊秦軍後方,秦軍屢屢敗退。趙國的騎兵,為天下第一騎。

白起聽到秦軍在前方連連失利,就幸災樂禍地說:“看看,當初不聽我的話,就成了這個樣子。”

白起這句話傳到了秦昭王耳中,秦昭王氣壞了,就再次來找白起,讓他出征。白起懶洋洋地躺在床上說:“我有病,病很重。”白起認為他是秦國第一功臣,他有資格擺譜,誰也不敢把他怎麼樣,秦國想要統一六國,還要依靠他呢?

秦昭王對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白起,憤恨不已,白起太拿自個當回事了,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你以為你是誰?你不就是會打仗嗎?再會打仗的臣子,也是臣子;再不頂用的君王,還是君王。

秦昭王回到宮殿後,就與範睢商量,將白起貶為普通士兵,趕出都城鹹陽。史書記載:“武安君病,未能行。”武安君就是白起。這時候,白起的病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不好說。但是,應該是真病,他是被氣出病來。盡管白起曾經攻城略地,威風八麵,權傾一時,突然間被貶為庶人,他無法接受。

說到底,白起還是一個心胸狹窄的莽夫,他作戰很在行,但是在人生修養方麵,遠遠不及老頑童廉頗。廉頗幾起幾落,也隻罵一句:“狗日的社會。”而白起居然把自己氣出病來。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壞事物包心裏。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氣人氣自己。世間萬物般般有,豈能盡如我的意?

三個月後,趙國與諸侯國聯合,攻打邯鄲的秦軍形勢更為緊迫,秦昭王讓白起馬上離開鹹陽,不管你有病沒病。秦昭王此舉,可能是不讓白起看笑話。

白起隻好扶病上路。

白起離開鹹陽後,秦昭王又與範睢商量:“聽說白起離開鹹陽的時候,嘴裏還罵罵咧咧的,幹脆把慫做了算了。”範睢讚同。

於是,秦昭王把佩劍解下來,交給使者,拿給白起。使者在鹹陽城外十裏處追上白起,把秦昭王的佩劍交給他。

白起看到佩劍,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他麵朝鹹陽的方向跪下來,淚流滿麵,低頭說道:“我有什麼罪過啊,要讓大王這麼對待我?”

過了很久,白起抬起頭來,平靜地說:“我有罪,長平之戰,坑殺四十萬士卒,早就該死了。”然後,引刀自裁。

白起死在沒有自知之明。你再能打仗,也不過是秦昭王的一枚棋子。

白起有戰神之譽,也有人屠之稱,這樣的人,會長什麼樣子?一定是凶神惡煞,一定是赳赳武夫,一定是膀大腰圓,一定是八麵威風。

錯了。白起的長相完全不是這樣,他的長相甚至不如一個普通人那麼威武。

當年的澠池會上,藺相如大出風頭,要讓秦王敲擊瓦盆,秦王被迫敲擊,而秦王的後麵,就站著當世第一名將白起。白起對文弱書生藺相如的蠻橫舉動,不發一言。

後世對這場澠池會留下記載,也對白起容貌留下記載。《世說新語》中這樣寫:“武安君小頭而麵銳,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小頭而麵銳者,敢斷決也;瞳子黑白分明者,見事明也;視瞻不轉者,執誌堅也。”

小頭,則身材矮小;麵銳,為尖嘴猴腮。

誰能想到,一生殺人上百萬的白起,竟然是這樣一個身材矮小、尖嘴猴腮之人。

失去了四十萬精壯的趙國,滑到了崩潰的邊緣。

然而,天不滅趙,在趙國北部的邊境線上,一代名將李牧,正在悄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