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他是一枝獨秀的。
在他之前,一個名叫孫武的軍事奇才已經去世了;而在他之後,另一個名叫孫臏的軍事奇才還沒有出生。
在孫武和孫臏之間的200年的漫長歲月裏,他以他無與倫比的作戰才能,遮蓋了春秋末期戰國初期所有軍事家的光芒。
他的名字叫吳起。
他的性格是矛盾的,他的心理是多變的。他既有大將的雄才,卻又有小人的心計。在他的身上,光明磊落與猥瑣卑俗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善良正直與邪惡奸詐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蓋世才能與陰暗弱智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人們很難想象,吳起的身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吳起的心中一半是洶湧的熱情,一半是寒冷的冰霜。用今天的話來說,吳起有著分裂人格。
他沒有親情,沒有友情,沒有道義,沒有法則,他的心中隻有功名利祿。他很像千年後一本名叫《水滸傳》的書籍中所寫的青麵獸楊誌一樣。
這樣的人非常可怕,因為他們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他們表麵一套,背後卻又是一套。這樣的人能夠建立不世的功勳,卻又具有極大的破壞性。這樣的人既能夠成為聖人,也能夠成為魔鬼,而魔鬼和聖人之間,隻有一步之遙,一念之差。
吳起誰也不愛,包括他的親人朋友,甚至包括他自己,他愛的隻有功名。
吳起是一個富二代,他出生在春秋時代的衛國,擁有萬貫家產。
擁有萬貫家產的吳起不滿足於做一名富二代,他要拜將封侯。一個成功的男人,僅有票子是不夠的,還要有位子。有了票子不一定能夠買來位子,而有了位子則一定就會有票子。在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裏,官本位思想深入到了每一個人的骨髓裏。再有錢的富翁,見到當官的也會矮三分。
少年吳起開始周遊列國,尋找一個當官的位子。那時候出國不需要辦理護照,隻需要博爾特那樣的一副腿腳就行了。因為在春秋時期,交通極為不便,大多數路程都需要腿腳行走。
吳起在春秋時代寂靜的土路上風塵仆仆地行走著,他走出了胡須,他走出了皺紋,他磨穿了腳板,他磨破了行囊,卻還是沒有找到一個當官的位子。歸去來兮,田園將蕪,窮困潦倒的吳起隻好回到家中。
出門打工,混得不好了,就不要回來;混得不好了,卻跑回來,注定不會過上平靜的生活,注定了會有意想不到的故事發生。
吳起氣昂昂地出門求官,而現在灰溜溜地铩羽而歸,村中有人笑話吳起沒出息,吳起一怒之下,殺死了同村三十多個人。吳起的凶殘暴戾和心胸狹窄,由此可見。
吳起有嚴重的性格缺陷。這些性格缺陷,也決定了他一生波折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