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吳越之間又爆發了會稽之戰,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請和,孫子和伍子胥都看出越王勾踐絕不會久居人下,一定會卷土重來,不讓夫差答應。但是夫差急於出兵中原,爭奪霸主,就答應了勾踐。
勾踐給自己的房間裏掛著一個豬苦膽,每天嚐一口,然後問自己:“你忘記了會稽之恥嗎?”然後自問自答:“不敢忘,不敢忘。”語文課本上把這種修辭手法叫設問句。
接下來的事情,人們都知道,經過長期準備的越國,滅亡了吳國。
越王勾踐是一個深有謀略的人,他投降吳國後不久,就進獻美女西施,賄賂吳國權臣,分化吳國君臣。最先倒黴的是伍子胥,因為夫差誤信讒言,伍子胥被逼自盡。
伍子胥自盡後,孫子看出夫差是一個不值得共事的人,便歸隱山林,如一片雲朵,飄蕩於蒼茫的遠天遠地,不知所蹤。
所有史書對孫子的記載,戛然而止。
然而,關於他的話題,卻綿延至今;而且,還會長久綿延下去。
孫子策劃指揮的戰役,都表現在對楚國的作戰中。他的作戰藝術絕對是高超的,後世有一個軍事家名叫尉繚,他在《尉繚子》中記載:“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擋者誰?武子也。”隻帶著三萬人橫行天下,無人抵擋的,隻有孫子才能做到。
《孫子兵法》的藝術也絕對是高超的,兩千多年來,還沒有哪一部兵書能夠超越它,曹操在《孫子略解》中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子所著深矣。”李世民也對這本書讚不絕口:“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孫子之後有孫臏,孫臏為孫子後代,他擊敗了當時中原霸主魏國,讓吳起一手打造的魏武卒輝煌不再。
孫臏之後有孫堅,孫堅也是孫子的後代,他崛起田壟,白手起家,打下了三國時期的吳國江南六郡的雄厚基業。
孫堅之後有孫中山,孫中山還是孫子的後代。孫中山的事跡,世人皆知。
人們總是把孫子和另一個軍事家連在一起,這個人的名字叫吳起。他們兩個人都著有兵法,《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也總是連在一起,簡稱“孫吳兵法”。
然而,吳起和孫子太不一樣了;《吳起兵法》也和《孫子兵法》太不一樣了;吳起和孫子的戰法,也太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