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六安和潛山,就這樣輕而易舉被孫子攻占。子常帶著楚軍慌忙退兵。
此後,楚國老實了,它再也不敢輕易向吳國出兵。
吳楚邊境無戰事,吳國回過頭來,決定收拾越國。這麼多年來,每逢楚國要與吳國開戰,越國總是站在楚國一邊。而且,就在吳國攻打楚國六邑和潛邑的時候,吳王闔閭還專門寫信給越王允常,讓他擦亮眼睛,認清形勢,站在人民的一邊,一致對付霸權主義的楚國。可是越王允常認為吳國不是楚國的對手,不支持吳國,繼續和楚國勾勾搭搭,所以它在邪惡的道路上越滑越遠,始終站立在人民的對立麵。
這次,楚國被打疼了,會老實一段時間。吳王闔閭準備利用這段時間,好好教訓越國,消除埋藏在心頭多年的隱患。
史書記載,公元前510年,“吳王以越不從伐楚,南伐越。”
然而,就在吳王闔閭準備興兵南下的時候,出現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吳王闔閭夜觀天象,看到了異常。
古典書籍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話語:“臣夜觀天象,如何如何。”這句話不是著作者的演義,而是實有其事,古代主帥在臨出征前,不但要占卜問卦,還要夜觀天象。古代對戰將謀臣的要求是上知天文,下達地理。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就曾經這樣寫道:“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詞也;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意思是說,在遠古時代,男女老幼都會看天象,根據是《詩經》和《左傳》中的這些句子。
古人仰望星空的目的,不是為了尋找牛郎織女,而是為了了解國家大事和安排農事。
這天夜晚,吳王闔閭看到天空中出現了兩顆耀眼的星星。這兩顆星星的位置,又剛好在吳越兩國的位置。《史記》中說:“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天上的星星與地麵上的州域是相對應的。吳王闔閭在吳越兩國的星域中,看到兩顆星星,這就表示,吳越兩國都會國力強盛。而且這種天象也表明,誰先對誰用兵,誰就不利。
吳王闔閭猶豫了。
人人都信神鬼之事,但是孫子不信;人人都信星象之說,但是孫子不信。每一個有大智慧的人,都是思想超前的。孫子是一個偉大的唯物主義者,他不相信唯心主義那一套,他認為事在人為。孫子說,那些明君賢將,都是先知。既然是先知,那麼就神鬼莫測,禍患避匿。
後來,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才驚訝地發現,孫子確實是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