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常又是怎麼一個人?
子常以前是楚王的車右。車右,就是車夫,能夠給君王當車右的,一般都要勇力過人。子常很有蠻力,可惜沒腦子。沒腦子也就罷了,可他卻總以為自己有腦子,很了不起。依靠給楚王當了多年司機,子常進入王宮,成為一名將軍。
有一年,身材矮小的齊國使臣晏子出使楚國,楚國群臣就想戲弄晏子,借以達到戲弄齊國的目的,然而,機智的晏子總是針鋒相對,讓楚國上下大為丟臉。這段曆史記載中《晏子春秋》中。
晏子在楚國朝堂上舌戰群儒,讓群儒們顏麵掃盡。文臣不行,武將上陣,展開人身攻擊,子常跨前一步說:“我聽說使者都風姿卓然,氣度不凡,身軀魁梧,怎麼你們齊國派了你這樣一個侏儒?”晏子說:“秤砣雖小壓千斤,濃縮的都是精華,我雖然身材矮小,但可以代表國家出使,可以獨當一麵。而像你這樣的,雖然長得高大,也不過是一個車夫。”晏子說得子常麵紅耳赤,瞠目結舌,隻好悄悄退下。
子常是一個妄自尊大的人,明明自己不能行,卻總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明明自己不懂,卻總裝著自己什麼都懂。
自視甚高的子常來到楚吳邊境,他也像三百年後自視甚高的趙括一樣,改防守為進攻。在遼闊的邊境線上,吳國安排了三把尖刀,三把尖刀在三個不同的方位,向楚國不斷發動偷襲,不管偷襲成功不成功,都是打了就跑,從不戀戰。這是遊擊戰最充分的體現。
要對付這種遊擊戰,隻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堅守不出,無論你在外麵怎麼叫喊,我一概不理。等到你的嗓子喊啞了,你自然就不喊了,自然就退兵了。還有一種辦法是,用遊擊戰對遊擊戰,你派小部隊侵入我方陣地,我也派小部隊侵入你方陣地,以快打快,以亂打亂,亂得了階級敵人,亂不了革命群眾。
然而,子常都沒有采用這兩種戰法,而是發動大部隊向吳國展開進攻。這一進攻,剛好露出了空檔。
戰爭就像兩個拳擊手在比賽。吳國出拳非常快,楚國出拳非常慢。楚國要戰勝吳國,要麼打得比吳國還要快,要麼護住頭部,等待時機,時機成熟了,再突然一拳擊倒對手。可是子常卻不是這樣的,他依然慢悠悠地伸出拳頭,還按照以前的節奏來打。這樣,他遲緩的拳頭剛剛伸出,就露出了肋部的空檔。
這個機會,孫子豈能放過。
子常帶著楚軍氣勢洶洶地進入了吳國,而吳軍用一支部隊深溝高壘,與楚軍對峙,另外兩支軍隊像勁射的箭鏃一樣,衝入楚國。“吳拔六與潛二邑。”六,是今天的安徽六安;潛,是今天的安徽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