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經濟複蘇後,國際資金的重新布局,會帶來美元的疲軟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而且,各國也會在峰會上與美國確認退市的時間和方法,以防美國的行為變化構成對其他國家經濟波動的負麵影響。不管怎樣,美元一個主權貨幣獨霸世界的格局所帶來的不便性和不確定性,會讓很多國家去尋找監督美國和脫離美國的貨幣管理機製。比如,在IMF特別提款權中提高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份額,以改變美元“一股獨大”的格局。當然,人民幣國際化是否能夠爭取到更多國家的支持和配合,這要看我們的決策者在會議上如何發出中國的聲音。最近人民幣彙率製度的主動調整和境外人民幣貿易結算區域的擴大都為我們在峰會上爭取貨幣的主導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且,從這一屆的陸家嘴論壇的主題上,我們也能看出中國謀求金融變革的堅強決心。
最後,關於世界經濟失衡的問題,在繼續堅持自由貿易的理念的背景下,未來經濟增長點的打造和主要經濟體結構調整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峰會會再次指出美國加強對“雙赤字”(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的管理和中國增強國內消費基礎的重要性。但這個問題的根本改變需要時間,無法做到一蹴而就。比如中國,如果沒有個人收入增長為基礎,沒有大幅度的提高公共福利條件為前提,或者也沒有提供讓消費者安心和滿意的消費品和服務的生產實力,那麼,僅靠人民幣升值或短時間的“貨幣強勢錯覺”來維持一個由健康的消費所支撐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也要注意到,過度去依賴一個國家的經濟調整和繁榮來支撐其他國家的經濟複蘇是很難做到的,即使有效果,力度也是有限的。說到底,發揮世界經濟發展的“合力”才是真正擺脫危機的關鍵!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盡快找到能夠為世界各國都帶來財富的新的增長點,而不是為了去從對方國家那裏爭奪更多的自己利益,濫用貿易保護主義的手段,因為這樣做下去,會讓世界經濟的複蘇變得越來越慢,而且世界經濟的發展的基盤也變得越來越小,最後很容易會受到外界的一點負麵影響就會出現再次陷入危機低穀的惡性循環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