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7章 小人不可得罪(1 / 1)

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小人心量不廣,把他惹急了,便要無所不用其極。

元達少有誌操,劉淵曾想招他來幫忙,元達不理。及劉淵為漢王,大家都替元達擔心,元達笑著說:“吾知其人久矣,彼亦亮吾之心,但恐不過三二日驛書必至。”其暮,劉淵果召元達。

石勒微賤時,為爭奪漚麻池而與鄰居李陽大打出手,而且不止一次。後來石勒出息了,當上後趙皇帝,一天邀請故鄉老朋友來襄國(河北邢台)吃酒,獨李陽一個人不敢來。石勒說:“爭漚麻池一事,那是舊時恩怨,我現在廣納人才,哪能跟一個百姓過不去呢?”於是派人一定將李陽請來,同他一起飲酒,還跟他開玩笑說:“我以前被你揍得夠嗆,可你也沒少挨我的拳頭。”隨即任命李陽作參軍都尉。

劉淵和石勒,有點氣量,所以也能成事。王浚就不同了,儼然小心眼,所以即使他硬把皇帝的帽子往自己頭上扣,也不經久,最後還是被石勒滅了。

霍原誌節清高,屢辭征辟,山居積年,門徒百數。西晉末年,大臣王浚想當皇帝,征詢霍原的意見,霍原不答,王浚懷恨在心。會遼東囚徒三百餘人,依山為賊,意欲劫霍原為主事,亦未行。王浚抓住這個機會,誣諂霍原裏通群盜,殺而梟其首。

離亂之際,當隱士而名氣太大,也是惹事生非的本錢,不講點技巧,保命都難。王莽時,隱士薛方說了句馬屁話,便見譏清議,他要開口便罵,你這亂臣賊子,痛快是痛快,估計要沒命。《莊子·秋水》說:“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所以《周易》才說,知幾其神乎。知道做事的火候,那可是神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