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學者通過文本內容分析的方法,總結了中國媒介批評所涉及的議題,從這些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國新聞批評所關注的範圍和重點問題,如新聞的真實性問題、新聞的價值立場問題、新聞人文關懷問題以及新聞的娛樂化問題等。例如,有研究者對新聞批評的文章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認為新聞批評議題比較集中地探討了“新聞真實性”和“人文關懷”的議題,這也是當前中國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兩個重要話題。此外,除了各類業務探索的媒介批評文章外,還包括商業化的負麵影響、價值觀與輿論導向、媒介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媒介的低俗化、媒介文化、輿論監督、廣告與新聞來源問題等議題,內容涉及麵廣、重點亦很突出。[6]也有研究者通過對《新聞記者》《新聞界》《今傳媒》等期刊所刊發的“媒介批評”專欄的文章進行文本分析,發現“主要議題”包括七個方麵,分別是新聞技巧業務探索、虛假新聞、職業道德、低俗化、價值觀與輿論導向、社會責任、人文關懷等。“次要議題”主要包括廣告、媒體炒作、媒介對青少年的影響、媒介權力、新聞來源等問題五個方麵。[7]此外,也有研究者通過文本分析,發現媒介批評的重點議題集中在改進新聞教育、新聞娛樂化現象批判、承擔傳媒責任、維護新聞真實、新聞事件(包括犯罪、自殺、死亡、災難和訴訟等)報道中的業務和道德問題、強調人文關懷、廣告批判及其道德探討等。關於新聞事件報道中的專業水準和道德問題兩方麵的引用最多,其後依次是新聞真實問題和新聞娛樂化現象批判等。[8]
綜合不同的研究,不難看出,目前新聞批評的重點集中於下述方麵:第一,新聞的基本價值的確認,如新聞真實性、新聞道德、新聞娛樂化等,重點探究新聞本質的問題,具有形而上的理論批評的特征。第二,新聞專業水準的提高,如在具體的新聞實踐中,如何提高業務水平,以體現新聞本身的社會價值和功能。第三,新聞媒介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如探討新聞媒介的人文關懷、輿論監督、新聞與廣告的關係、新聞對社會事實的呈現等基本方麵的問題,重點探究的是新聞的社會功能的實現。第四,新聞事件呈現的社會規範,如對新聞報道中的特殊事件的研究,探究如何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遵循社會的法律、道德和習俗等社會規範。這些不同的方麵構成了新聞批評的基本範圍。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新聞批評的範圍也會相應地產生變化,媒介批評理論就應該不斷探索現實和理論的發展,從而建構完整的新聞批評理論。
[1] 劉建明:《新聞批評的學問》,載《新聞界》,2000(4)。
[2] 謝靜:《媒介批評:專業權威的建構策略——從新聞專業主義解讀美國的新聞媒介批評》,載《新聞大學》,2004(秋)。
[3] 謝靜:《媒介批評:專業權威的建構策略——從新聞專業主義解讀美國的新聞媒介批評》,載《新聞大學》,2004(秋)。
[4] 謝靜:《協商規範:美國媒介批評與新聞專業規範之建構和解構》,載《新聞大學》,2003(秋)。
[5] 董天策、劉薇:《當前媒介批評實踐的議題分析——以新聞專業期刊“媒介批評”專欄文章為樣本》,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5)。
[6] 謝靜:《媒介批評在實踐中發展——以〈新聞記者〉的媒介批評實踐為例》,載《新聞大學》,2005(秋)。
[7] 董天策、劉薇:《當前媒介批評實踐的議題分析——以新聞專業期刊“媒介批評”專欄文章為樣本》,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5)。
[8] 李濱、鍾沈軍:《媒介批評實踐中的西方新聞學和傳播學影像——基於對上海〈新聞記者〉雜誌2006年—2008年“媒介批評”專欄的考察》,載《今傳媒》,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