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月經看成是上帝的懲罰,也有人並不把它當回事。不管你是如何看待,隻要是女人,你每個月都得度過這3~7天特殊的日子。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月經也會隨著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而變化。這時候,月經的形態、時間、對人體的影響力都可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而你如果依舊用不變的態度和方式對待它,就很可能會給自己的健康招來麻煩。
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為自己製定的經期護理計劃應當是不同的。針對性越強,越有利於自身健康。
對於20多歲的女性朋友而言,在這花樣年華,青春期的不穩定生理狀態已經過去,月經已經變得有自己的規律,卵巢和子宮在此階段內的狀態是女人一生之中最好的。這也是為什麼女人們都在這期間受孕的原因。
20多歲的女性,大部分人月經周期在25~35天,平均為28天。行經的長短期間因為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但大都在3~7天之內,且有一到兩天是普遍量大的日子。在月經第一天,即新周期的開始,雌激素和黃體酮處於最低水平;當要排卵時,雌激素開始增加,由此開始了排卵的程序。在這個周期的後半時期,黃體酮還會增加,導致子宮內層發生變化,以便產生一個卵子。如果你沒有懷孕的話,體內的雌激素和黃體酮又會下降,部分子宮內膜脫落,在此形成月經。如此循環往複成就了女人的成長。
20多歲,是生育高峰期,同時也是痛經症狀的高發期。腹部的疼痛和墜脹感都難以避免地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痛經是由前列腺素引起的,這是一種能導致子宮收縮、肌肉痙攣的脂肪酸。前列腺素是脂肪的副產品,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肥胖女性痛經狀況更為嚴重的原因。所以,在這期間,建議你為自己製定一個低脂食譜。注意是低脂而不是脫脂。
如果痛經已經讓你無法忍受,你可以服用一些非甾體抗炎鎮痛藥,但必須遵照醫囑,絕不能隨意增加劑量。這種藥能抑製前列腺素的分泌,而且對緩解疼痛的效果很快,但副作用也不小。所以,你可以在月經來臨前一兩天服用。而且,最好在不得不服用的時候。如果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對你的痛經不起作用,而且,痛感和以往行經時候也不一樣的話,你就需要及時就醫,你的子宮可能被細菌感染或有其他方麵的疾病。
月經周期
如果你覺得藥物療法太傷身,你還可以試試一些自然療法。針灸就可以減輕痛經症狀。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勇氣。最好在你對針灸原理有基本的認識之後,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當然,如果你不采取任何緩解痛經的方法,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曆了生育過程之後,痛經就有可能減輕。隻是,在此之前,你還要忍受這種痛苦。要想擺脫它就要從日常生活習慣入手,醫學治療和生活調整雙管齊下,並有持之以恒的決心。
到了30多歲的時候,你原本還算正常的經期變得混亂了。此時,你的月經更加頻繁,出血量更多,出血周期也變得更長,可能會達到6~7天。這些都還不算什麼,最讓人頭痛的經前期綜合征在此年齡段高發。因為出血量增加讓你感覺頭暈目眩,情緒煩躁,容易沮喪、焦慮,還沒做什麼事就覺得疲累。想要擺脫經前期綜合征的困擾,可以選用某些抗抑鬱病藥物來緩解症狀。不過,這些藥物大多治標不治本,而且因為副作用問題在服用之前要嚴格遵循醫囑。
其實,改善不良症狀有多種方法。如果你想要減輕對食物的渴望以及緩解悲傷情緒,你可以試試5-羥色胺,一種組成複合胺的化學物質。要緩解膨脹,可以多攝入些鎂。要應付頭痛、容易發怒,可以試試本草療法:有研究表明銀杏能激發黃體生成激素的分泌,這種激素能激發黃體酮的生產,並促進排卵。有研究表明,多攝入些鈣也能緩解經前綜合征的不適症狀。
到了40多歲的時候,你可能已經接近絕經期。從有到無這一段相對較長的過程。一般會有3~7年。在此期間,經期會變得很不規律。此時,你的月經次數變少了,不過,也許也可能是次數多,但每次月經都非常少。你不可預測的生理情況可能會讓你有生以來第一次經曆經前綜合征。如果你屬於雌激素分泌過多的情況,那麼乳房脹痛、變軟都可能在你月經前的兩周發生。
對於因此產生的困擾,可以通過服用低劑量的口服避孕藥來緩解。但具體服用的方法和劑量,還需要谘詢醫生。並且,最好隻此一次,不要反複嚐試。
可見,不管是20歲、30歲還是40歲的女性,都可以依據自身年齡和身體狀況製定出合理的經期護理計劃並在經期第一天裏施行。相信,隻要方法得當就會有不錯的效果,為你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