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裏,月經有很多個別稱,如“大姨媽”、“月事”、“倒黴”、“好朋友”……從女性對它的稱呼中可以看出一個女人對經期的態度。
“大姨媽”——惹不起的對象,不得不好好照顧;
“月事”——稀鬆平常的事情;
“倒黴”——真的是件很麻煩、很討厭的事;
“好朋友”——因為有你我才更有女人味兒;
……
由此可見,以快樂的心境迎接生理期,是其中最為樂觀的一種態度。其實,這也是最為正確最有益健康的態度。把月經當做“好朋友”的人,能客觀地看到月經的優點。
月經不是折磨女性的淘氣包而是為女性健康站好第一班崗的“衛士”。一般說來,如果女孩已過18周歲還沒有經曆月經初潮,或者以前曾有過正常月經,現停經3個月以上(不包括因妊娠、哺乳、絕經所致),就要檢查是否有生殖道下段閉鎖、先天性無子宮或子宮發育不良、卵巢腫瘤、腦垂體腫瘤或功能低下、內分泌或消耗性疾病。除此以外,月經的時間、量、伴隨症狀等的變化也是發現和診斷許多疾病的重要線索。正是因為她每個月的“拜訪”才讓你了解自己的身體還在正常的狀態中。
不少女性對於月經抱著一種又愛又恨的態度。月經來了,心裏很煩,該來卻不來的時候又開始擔心。這也說明,女人離不開這個“好朋友”,我們應該相互尊重,彼此關愛。
除了上述預警功能之外,“好朋友”還能幫助我們調節自身平衡。
血色素沉著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容易引起患者鐵元素代謝失調,身體內會積聚過多的鐵;鐵過量會緩慢地導致皮膚、心髒、肝、關節、胰島等處的病變。治療鐵過量的方法之一是定期放血。從臨床病症的不完全統計上看,這種病的損害在女性身上出現的機會大大小於男性,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我們的“好朋友”周期性地幫我們放血,正好消耗掉了過量的鐵。
簡單地說,月經引起機體經常性地失血與造血,使女性的循環係統和造血係統得到了一種男性所沒有的鍛煉,它使女性比男性更能經得起意外失血的打擊,比男性具備更快的造血能力。不少醫學實踐都能證明,體重、健康狀況相似的男女,因意外失去相同比例的血,都處於嚴重失血的危險期時,男性的死亡幾率高於女性,也就是說,女性此時有更高的成活率及恢複力。
當然,我們的“好朋友”也並不總是隻和疾病、危險打交道的。對於已婚女性而言,她也是報喜的使者。一般說來,若以往月經很有規律,當次月經超過十天以上未來時,首先要考慮是否懷孕了。確定妊娠以後,不準備生育的要盡快采取補救措施;想生育的,則要更加注意營養,避免接觸有害的環境和物品,避免服用有副作用的藥物。根據月經還可推算預產期,對孕期保健和孕期心理都是非常有益的。
既然月經對我們有這麼多益處,我們怎能再把她稱為“倒黴”呢?讓我們高高興興地迎接自己的“好朋友”,成為更加自信更加成熟的女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