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主持人說我接電影一定是科幻題材?
《灰鯨》《一晌貪歡》《小怪物》明明都不是。
溪川神情恍惚地盯著一塊牆壁,等記憶一點點覆蓋過來。《灰鯨》《一晌貪歡》《小怪物》都從履曆上消失了,連《紅樹林》《墜落》《霜降》《戲精》《金簪》《夜影》也全都沒參演。
她搖搖晃晃站不住,順牆滑坐在地,仔細回憶自己演過的劇。
隻有早期的《麓境》《不期而遇》《來來往往》和從前一樣,之後接了《春日物語》《海風暖暖》《星願咖啡館》《山河契》《甜心天後》?
阿轍在幹什麼……瘋了嗎?
她頭暈目眩,生理性地想吐。
門鈴聲停止了,終於換成人聲,是易轍。他隔著門有點焦急地呼喊她的名字:“溪川,我知道你在裏麵,開門。”
她的確想打開門質問他,甚至打他一頓,可是細思極恐,又停住了動作。
阿轍沒有這裏的鑰匙,所以他進不來,他本該有的。
目光定定地落在起居室的角落裏,蒸汽衣架上掛了一件高定華服,又薄又軟,閃著鱗嵌著羽,像蛻下的一層皮,折射出清冷的光。
溪川猛地想起什麼,手腳並用爬到茶幾邊拉開抽屜,他的日記果然已經不在了,環顧四周,這兒還是一個家,新旬和自己的家。
就算不是愛人,也不用給她接這種戲吧?阿轍是缺德鬼嗎?
但她很快就被逐漸刷新了記憶,這些全部都是自己的選擇。
自己和新旬開始交往後,從來沒有分開過。新旬大三就已經修完本科學分,想出國,但被她纏住沒讓走,於是留下保研,對他來說太輕鬆了,有點無所事事,往好的一麵看,有了更多時間陪她,不幸的是被狗仔拍到了。
她是偶像,曝戀情鬧得滿城風雨,為了及時止損,在公司的施壓下,立刻對外宣稱已經分手。但從沒有真分過手,隻是轉向地下,更謹慎一些。公司內部沒有人不知道,所以當易轍後來進入YXC工作,認識她的第一天就知道她有男友。
是的,她很長情,一天也沒有分過手,一天也沒有離開過YXC,除了戀情曝光時受過短暫衝擊,十來年一帆風順。
唱片市場的走低不可逆,到二十四歲這年,她和公司裏所有藝人一樣,工作重心自然而然完全轉向影視,又成了易轍的藝人。
易轍是無可挑剔的朋友和工作搭檔,為她爭取了她想要的所有資源,隻是她想要的資源有點問題。
二十三歲,愛情很甜蜜,拍偶像愛情劇感同身受,她借此成為流量小花。
二十六歲,愛情依然甜蜜,拍偶像愛情劇依然得心應手,她依然當紅。
但二十七歲這年行業環境激變,互聯網視頻平台興起,傳統衛視沒落,影視寒冬來臨,製作成本壓低。所謂有價無市,溪川的片酬相對一般製作的偶像劇來說太高,她又沒演偶像劇之外的經驗,邀劇的公司一夜之間消失了,有點無所事事。
她看得出《山河契》不是曆史正劇,漏洞百出,故意違反史實招罵造熱點,但至少是大製作,這樣的劇才能請得起一線服化道班底和一線演員,有劇演總比淪為徹頭徹尾的廣告帶貨明星吃老本強。
再之後,《甜心天後》已經是易轍能為她張羅的最好資源了,劇本成色不錯,側重勵誌奮鬥,超過市麵上大多數不講邏輯的偶像劇,YXC投資,不求賺錢,隻為維持她的曝光度。
可不是所有曝光都能起正麵效果。
二十八歲的溪川演偶像劇,和那些滿臉膠原蛋白的二十歲小花相比已經沒有競爭力,彈幕勸她“趕緊去做做麵部填充”“精修和濾鏡都快拯救不了”“多大年紀還裝嫩”……
到如今,使出吃奶的勁能接到的電影角色,隻剩下科幻大片裏出場時間共計十分鍾的特邀小配角。
回首一路,好像完全找不出錯,除了易轍提醒過她應該趁年輕多拍幾部戲,她聽不進意見,但多拍十部偶像劇,也引起不了質變。歸根結底,演員吃的本來就是青春飯。她星途順暢攀過頂峰,比其他人心理落差更大,是人之常情。
新旬知道她不開心,可委實無能為力,博士畢業後留校,他就沒出過象牙塔,對娛樂圈一無所知。求婚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讓她高興些,告訴她人生可能就像四季輪轉,一個階段結束自然走進下一個階段,事業之後是婚姻,水到渠成。
她二十九歲了,應該長大了不是嗎?
在這個年紀公布婚訊,連粉絲都會忠心送祝福,公司更沒有製約,隻求別公布結婚對象身份,免得讓當年的“分手”騙局被揭穿引起反感。
她會長大的,慢慢走出陰影接受現實——如果不知道另一個自己可以成就奇跡。
可悲就可悲在,今天她知道了,但想不通原委。
《紅樹林》是什麼換來的,在任何“時間線”上她都不會知道,有個人曾為她傾盡所有,不到萬不得已沒讓她知道。
易轍看中的罪案小說原著,三顧茅廬請這類型的資深編劇執筆,自己公司主投拉起的一線製作班底,引入了一部分風投,全程待在劇組事無巨細地監製,成片後親力親為盯後期、跑過審……這些溪川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