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辰時,當大家出現在村口,鄭家村各家各戶的人們全都圍了上來。
本以為賣炭至少得兩日,最快也得明日才返回,沒想到他們竟然提前一日回了村,灰炭和葛根、虎薑都賣得一根不剩!
當所有村民們得知大河家賣了三千多文,又是尖叫又是歡呼,然後各家婦人看自家板車上有啥年貨。
好一陣熱鬧,待大家即將散場時,村長站在水井旁的大石頭上,大聲吩咐事宜。
“今日臘八,待會兒各回各家煮臘八粥吃,吃完後各家派一名男丁去山上,剩下的幾窯炭正好今日可以開窯,明日冷卻後裝車,後日又得啟程去賣。玉娘,這回你跟著累壞了,後日你就不必跟隨。”
“好。”玉娘笑著應答。
村長接著說道:“大家剛才也聽說了,虎薑可是一種好藥材,縣裏藥鋪掌櫃說是……是……人精……”
人精?村裏人先是啞然,然後一陣喧笑。
“黃精。”鄭老爹在旁小聲提醒道。
“不……不是人精,是黃精。”村長改口道,“所以這幾日每家派兩名婦人去鷹山挖,但此事不要外傳,動靜別弄太大,被別的村搶了先可不好。咱鄭家村一起挖一起賣,掙錢了平分!待各家男人賣炭回來,婦人們留在家想做棉褲就做棉褲,做鞋就做鞋,到時候挖虎薑的事就留給男丁們。時辰不早了,趕緊做臘八粥去,散了吧!”
回到家門口,韋氏和花姑仍不敢相信,這一回竟然掙了三千多文錢!
當玉娘拿出那十幾本書和紙墨筆硯,說花了八百多文時,韋氏和花姑的眼珠子都快掉了下來。
這些貴得讓她們實在難以置信!
不過,她們雖覺得貴得離譜,但又覺得這些是必需品,玉娘舍得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她可是學童們的先生啊。
韋氏和花姑,以及大丫和石頭,他們四人圍著年貨及書籍、筆墨紙硯要看許久。
玉娘和大河則忙著熱肉包子給大家吃。
鄭老爹見兩個陶碗裏放著各色米和豆,“喲,咱家今年留了這麼多米和豆?”
韋氏放下棉布走過來說:“咱家隻留了白米、黃豆和菜豆,那些黑豆、黍是水嫂和娥嬸給咱家的,我給了她們幾把黃豆。”
鄭老爹點頭道:“嗯,咱家黃豆留的多,可以打不少豆腐。”
玉娘把年貨裏的蜜餞和糖拿過來,“娘,煮臘八粥要放些蜜餞和糖麼?”
“放!多放些才好吃咧!”有了錢人也變大方了,韋氏抓了一大把蜜餞和三大塊糖出來。
肉包子熱好了。韋氏和花姑及倆娃吃著香噴噴的肉包子,大河和玉娘過來洗米和豆,洗陶釜,開始煮臘八粥啦!
本來這些要先泡一泡,韋氏以為他們得明日或後日回來,想把臘八粥推後再煮,就沒提前泡。
“娘,這些米和豆沒泡也不打緊,咱就多費些柴多煮煮,今年柴火也打得夠夠的。”大河喜氣地將洗好的米和豆放進陶釜裏。
大山和大樹已經將火起好。
鄭老爹將板車倒立靠牆,敦促玉娘把書摟走。“玉娘,你去看看書,寫幾個大字瞧瞧,這裏不需你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