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真的,玉娘不敢想那麼遠,這日子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以她現在的心境來看,巴不得一輩子就窩在鄭家村。
至於兒輩、孫輩的事,她可是一點都不想費腦子去想。
“爹,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娘家已無至親之人,冤屈是否能洗清待看時機,你不必掛念在心。大河,你也是,這三年我已經熬過來了,你可別再記掛這事,免得我再傷懷。”
大河忙道:“好好好,我再不提,再也不提了。待大哥和三弟過來,咱們就去買書、買紙筆。”
他知道這是玉娘一直心心念念的東西。
雅正縣挺大,但書肆隻有兩家,且書類不多。
“大河,咱倆去買書和紙筆即可,讓爹和大哥三弟去買年貨吧,免得耽誤回家的時辰。”
大河點頭,恰好大山和大樹也過來了,他們倆隨著鄭老爹去買年貨。
大河一路跟著玉娘來到書肆。玉娘覺得書肆裏的書本實在太少,而大河卻看得眼花繚亂,覺得一個人若能看完這麼多書,腦子不得混亂啊?
他雙手在身上擦了擦,小心翼翼地從架上取一本來看,結果發現書名都認不得。
他轉頭準備問玉娘,卻見她捧著一本書看入迷了。
玉娘看得認真,也看得很快,這些書都字大書薄,當她看完一本合上時,大河震驚地問:“這本你……你看完了?”
玉娘點頭,“看完了呀,不過我想買回去多看幾遍,有些字我記不牢。”
大河趕緊把這本拿著,準備去付錢,卻見玉娘抽出一本,又抽一本,再抽出一本……
大河以為買兩三本就夠看大半年的,玉娘卻一口氣抽了十幾本。
他不是嫌玉娘拿的書多,而是佩服她有信心能看完這麼多書!
書肆掌櫃見勢也頗吃驚,平時客人一般隻買一本兩本的,像玉娘這樣一下買十幾本的實在少見。
玉娘還覺得買少了,也就《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九章算術》和四書五經。
本來她還想買諸子百家和一些史書,但一細想,她又不想做學問,隻想簡簡單單地過日子,從從容容地生活,又何必看這麼多書呢!
再買些紙墨筆硯,總共花了八百二十五文!
“這麼貴?”玉娘不禁感歎,難怪古代讀書的人少,這也太費錢了!
可這些書籍和紙墨筆硯是最基本的,不買也不行。
“大河,一下花這麼多錢,爹娘會不會怪我不會過日子?”玉娘還是有些擔心的。
大河雖然也這被八百二十五文這個數字嚇著了,但他覺得玉娘這麼做肯定有她的道理。
這些書裏寫的可都是大學問呢,又怎麼可能便宜?玉娘喜歡,不要說八百多文了,哪怕要八兩銀子,他也想費力去掙。
“玉娘,你別多慮。一年隻買一次,又不是時常買。再者,這錢也是你出主意掙來的,買的又不是不值錢的玩意,可都是書和文房四寶咧,爹娘肯定不會怪你。若真怪你,我幫你說話。”
玉娘嘴角微翹,“好,我相信你。”
付了錢,大河把這些東西摟到他拉來的空板車上,用草繩好生綁著。他一路推著寶貝疙瘩似的,生怕推丟了。
“玉娘,那裏是不是包子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