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打算拉到城中最熱鬧的地方賣,沒想到才進城一裏路就被圍住了。
前麵賣炭的那路人見生意跑了一半,很是生氣,但他們隻有二十人,也隻有十幾板車的炭,無論是吵架或是打架都占不了贏麵,他們就把剩下的幾車炭往城中拉去。
鄭家村的車隊這邊可忙活了,有的人家隻買幾十斤炭,有的人家買一百多斤。
雖有二十六車的炭,但每家隻有兩車六百斤,賣起來也算快。
拆擔分賣,大家忙著稱重,然後重新捆炭。雖然麻煩些,但每家至少來了四口人,閑站著也是閑站,幹這點子活大家並不覺得累。
一個多時辰後,大河見自家兩車都賣完了,撣著手上的炭灰說:“玉娘,還是你有主意,拆擔子賣,又便宜半文錢,估摸著咱村拉來的這二十車都能賣完。”
玉娘也沒想到會賣得這麼快,“還是娘有先見之明,提前搓了這麼些繩子。要不是草繩備得多,拆開賣就沒法捆了。”
鄭老爹在旁數著銅錢,大山在旁一枚一枚接著。
大樹喜滋滋地說:“這一趟就賣兩百一十文,山上還有好幾窯咧。”
鄭老爹感歎道:“可不是,前些年每趟隻賣五六十文,今年咱這一趟就賣兩百多文,要是每年都有這般行情就好了。”
村長大聲嚷道:“我家的兩車都賣完了,誰家剩的多?咱幫忙一起賣。”
柱子應道:“我家還有一擔。”
還有娥婆婆家的兒子回道:“我家有六十斤。”
村長見炭賣得好,像打了雞血一般,吆喝了起來,“上好的灰炭,輕便經燒,十斤隻需三文半錢,可以拆擔零賣,就剩最後一百多斤了,來晚就沒了!”
村長連嚷三遍,招來了十幾人。
一百六十斤的炭就這樣被瓜分了。
二十六車炭賣得一根不剩,村長抬頭看看日頭,“大家都餓壞了,咱們先去尋客棧,安頓好後吃點幹糧再跟著玉娘去找藥鋪。這灰炭就是好賣呀,都不必去城西李家。”
鄭老爹應道:“咱山裏還有好幾窯炭咧,下回不一定好賣,指不定還得去城西李家。”
村長樂嗬嗬的,“下回的事下回再說。”
大家確實又餓又累,玉娘憑著原身的記憶就近找到一家客棧。
最開始大家打算找個避風地方熬一宿,因為縣裏下令不允許,村長說隻需幾間下等房,十人擠一間。
如今掙了錢,每家都舍得花十文錢住一間,不太願意十人擠一間了,打地鋪可不舒服。
所以當玉娘問大家要幾間時,幾乎都是每家要一間。
每間有兩張床,本來每家四口住著正合適,這一下就要了十三間。
但玉娘一人算在了外頭。玉娘打算給自己要一間時,掌櫃說沒下等房了,隻有中等房和上等房,中等房得十五文。
玉娘隻好要一間中等房。
各家交了錢後,大河小聲問玉娘,“晚上我……我能跟你住一屋麼,咱倆是……是夫妻。”
不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