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激勵就是集思廣益
在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科學發明或者是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遠較平常人要優越得多。但對天資平常的人,如果能相互激勵,相互補充,引起思維“共振”,也會產生出不同凡響的新創意或新方案。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也就是奧斯本頭腦風暴法的“中國式”譯義,即集思廣益。
集思廣益,這並沒有什麼高深的道理,問題在於如何去做到這點。開會是一種集思廣益的辦法,但並不是所有形式的會都能達到讓人敞開思想、暢所欲言的效果。奧斯本的貢獻,就在於找到了一種能有效地實現信息刺激和信息增值的操作規程。難怪奧斯本在發明這種集思廣益的創造技法後,馬上在美國得到推廣,日本人也相繼效法,使企業的發明創造與合理化建議活動碩果累累。我國華北地區鐵道學會在一次有關新型車輛轉向架設計方案研討中,頭兩天的中心發言盡管很熱烈,但從記錄中可總結的新創見並不多。後來,會議組織者試用頭腦風暴法再次研討,結果很快獲得30多條有創見的新設想,收到了令人滿意的答案。
隨著創造活動的複雜化和課題涉及技術的多元化,單槍匹馬式的冥思苦想將變得軟弱無力,而“群起而攻之”的創造戰術則顯示出攻無不克的威力。
這是一種互為原因、互為結果、因果連鎖的思維方式。原因後麵有原因,結果後麵有結果,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上一個結果又是下一個發展的原因,用已知推知未知,使過去、現在、未來貫穿一條信息與認識的長鏈,沿著這條閃光的思路去創造新的發現與成果。
連環思考,沙漠中利用狒狒找水源
在浩瀚無際的大沙漠裏,有人不用任何儀器設備能迅速準確地找到水源。首先把一係列與水源富有內在聯係的事物和信息要素串聯起來,一環一環地推進,步步逼近目標,最後在十分缺水的沙漠裏找到了水源。一開始先設法在當地誘捕一隻狒狒給狒狒喂鹽狒狒口渴放走狒狒狒狒急需飲水解渴狒狒奔向水源人們跟蹤觀察找到了水源。利用狒狒作向導,彌補了自己的盲目和無知,達到了自我超越、自我突破的目的。事物發展總是一環套一環的,忽略對互有聯係的各個方麵進行連環思考是不行的。
連環思考,創造條件製佳釀
欲釀優質曲酒,目光不能僅僅盯在釀造技術上,而忽視其他條件。有人說:“學茅台,就得搬茅台的天;學老窖,就得搬老窖的地。沒有天時地利,隻是學釀造技藝,優質酒是造不出來的?選”“肇東特釀大曲”就是搬來瀘州的“天”和“地”。他們首先從瀘州老窖中取回一塊窖泥,進行人工培菌,這是因為“千年老窖,萬年香糟。”窖越老,產生香氣的菌類生物越多,釀出的酒香越濃。其次在室內加強保溫措施,提高了窖泥溫度,使菌類生活在四季如春之中。隻有連環思考,才有正確答案。
在具體運用這種思維方法時,要經曆4個步驟:
①確定最後要達到的理想成果是什麼,即按照理想,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東西;
②確定妨礙成果實現的障礙是什麼;
③找出障礙的因素,即障礙的直接原因是什麼;
④找出消除障礙的條件,即在哪種條件下障礙不再存在。
用這種方法進行思考,雖說比較費時,但不至於思考不周,發生遺漏,而且這樣得到的答案即使和“頓悟”得到的答案相同,它也是最嚴密的方法。這種思考法把問題一步步壓縮下去,像鏈條一樣,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一端,它對於那些不喜歡直觀而喜歡邏輯思考問題的人,是一種非常合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