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運用擇優法的注意事項(1 / 2)

運用擇優思考法需注意:

①在想出了解決問題的某個辦法時,不要急於付諸行動。因為最先想到的辦法不一定就是最佳辦法,倉促地付諸實施,很可能帶來相反的結果。

②盡可能地找出其他的或更好的辦法。隻有從“多”中才能擇“優”,多想一些辦法,有利於擇優,有助於少走彎路。

③從不同的角度比較已想出的各種辦法的優劣。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崇尚思想交流,他說:“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麼,你和我仍然是隻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種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

品味蕭伯納的名言,人們有何感想?與蕭氏思維如出一轍的創造學家A·F·奧斯本,則大聲疾呼:“讓頭腦卷起風暴,在智力激勵中開展創造!”

“頭腦風暴”會

什麼是“頭腦風暴”?什麼叫“智力激勵”?我們還是先看一個有趣的故事。

眼直升機扇?演有一年,美國北方格外嚴寒,大紛飛,電線上積滿冰,大跨度的電線常被積壓斷,嚴重影響通訊。

過去,許多人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但都未能如願以償。後來,電訊公司經理應用奧斯本發明的頭腦風暴法,嚐試解決這一難題。他召開了一種能讓頭腦卷起風暴的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是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要求他們必須遵守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第一,自由思考。即要求與會者盡可能解放思想,無拘無束地思考問題並暢所欲言,不必顧慮自己的想法或說法是否“離經叛道”或“荒唐可笑”;

第二,延遲評判。即要求與會者在會上不要對他人的設想評頭論足,不要發表“這主意好極了!”、“這種想法太離譜了!”之類的“捧殺句”或“扼殺句”。至於對設想的評判,留在會後組織專人考慮;

第三,以量求質。即鼓勵與會者盡可能多而廣地提出設想,以大量的設想來保證質量較高的設想的存在;

第四,結合改善。即鼓勵與會者積極進行智力互補,在增加自己提出設想的同時,注意思考如何把兩個或更多的設想結合成另一個更完善的設想。

按照這種會議規則,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有人提出設計一種專用的電線清機;有人想到用電熱來化解冰;也有人建議用振蕩技術來清除積;還有人提出能否帶上幾把大掃帚,乘坐直升機去掃電線上的積。對於這種“坐飛機掃”的設想,大家心裏盡管覺得滑稽可笑,但在會上也無人提出批評。相反,有一工程師在百思不得其解時,聽到用飛機掃的想法後,大腦突然受到衝擊,一種簡單可行且高效率的清方法冒了出來。他想,每當大過後,出動直升機沿積嚴重的電線飛行,依靠高速旋轉的螺旋槳即可將電線上的積迅速扇落。他馬上提出“用直升機扇”的新設想,頓時又引起其他與會者的聯想,有關用飛機除的主意一下子又多了七八條。不到一小時,與會的10名技術人員共提出90多條新設想。

會後,公司組織專家對設想進行分類論證。專家們認為設計專用清機,采用電熱或電磁振蕩等方法清除電線上的積,在技術上雖然可行,但研製費用大,周期長,一時難以見效。那種由“坐飛機掃”激發出來的幾種設想,倒是一種大膽的新方案,如果可行,將是一種既簡單又高效的好辦法。經過現場試驗,發現用直升機扇真能奏效,一個久懸未決的難題,終於在頭腦風暴會中得到了巧妙的解決。

從上例可見,所謂頭腦風暴會,實際上是一種智力激勵法。這種方法的英文表達是brainstorming,直譯為精神病人的胡言亂語,奧斯本借用這個詞來形容會議的特點是讓與會者敞開思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