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宣傳的圖片
當前,“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再時髦,企業做大了,少不了形象包裝。精明的企業家都十分注重企業宣傳。李嘉誠也不例外。對待企業的品牌形象是一種無形資產,無窮力量,甚至是企業的生命活力,因此,做廣告宣傳,手法花樣推陳出新,出神入化,堪稱為“宣傳廣告大師”。
一、“實牙實齒”別出心裁
長江集團的贏利大頭一直來自樓市,由於樓利滾滾,樓市的競爭異常激烈,樓市廣告也就爭妍鬥豔。
傳統的尾村現場廣告,均是大幅宣傳畫和霓虹燈等。李嘉誠卻別出心裁,在天水國的嘉湖山莊放激光廣告。
兩個大型的激光發射器,安裝在樓頂,入夜便發射出多紐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激光,景色甚為壯觀,相傳,這是風水先生看過風水給李嘉誠出的主意。
據市場“實牙實齒”傳:“因為嘉湖山莊樓盤難出手,數月前(1994年初),大老板李嘉誠急謀對策,請來風水等生看風水,風水先生建議李嘉誠花幾千萬來安裝這個設備,將可使空盤脫手。於是李超人照辦博得了街坊的歡心,晚晚有免費激光看。”
李嘉誠在廣告宣傳上善於花樣翻新的做法是值得借鑒的。
李嘉誠本身就是一個廣告大師。
而且李嘉誠還善於用地區差,優劣互補。就拿李嘉誠在內地投資一事來說,李嘉誠曾說過,在內地,土地價格與起樓造價的比例往往是1比10,而香港不少地段,卻正好倒過來。
中港合作的基礎是互補互利,港方的優勢是資金雄厚,中方則控有土地的使用權、審批權。李嘉誠利用了地區麵的差別,可以盡控資金潛力。
二、“為有源頭活水來”
1992年11月下旬,李嘉誠與胡應湘達成協議,合作發展廣深珠高速公路第二期廣州至珠海段。總投資為96億港元,長實與和記共持控股權。其餘的股份由新鴻基地產及數間日資公司擁有。
投資回報靠征收費用,是一項投資大、風險大、見效慢的長期基礎設施投資。李嘉誠看準這段公路的前景非常廣闊,雖然回報緩慢,但長期穩定,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高速公路還會升值,使用頻率還會更高。
此外,鋪路多少兼有行善積德的意蘊,而李嘉誠一向很注重好名聲。事實上,好名聲也給李嘉誠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
《明報》記者在采訪中,問李嘉誠:“您的智囊人物有多少?”
李嘉誠說:“有好多吧!跟我合作過、打過交道的人,都是智囊,數都數不清。比如,你們集團的廣告公司就是。”
李嘉誠這裏所指的是發售新界的高級別墅群,委托與《明報》有關聯的廣告公司做廣告代理商。
廣告公司的人跑去看地盤,房子已建好,漂亮得很,典型的歐洲風格。美中不足的是,路還沒修好,下雨天說是泥濘。李嘉誠大概是近日裏都沒有時間去看一看,就已打算發售了。廣告商提議,能不能稍遲些日子,等路修好了,裝修好幾幢示範單位再發售。這樣,不但售得快,售價也可以標高點。
“對對對!”李嘉誠忙不迭答道,臉呈感激之情:“你們比我更聰明,我入行這麼多年,本該想到,結果還是忽略了,就照你們的辦。”
李嘉誠馬上照廣告商的建議去辦,結果效果還真是很不錯。之後是大坑龍華花園,他吸收了這次的經驗教訓,在發售之前就修好了路,而且還植上了美麗的花木。
廣采博納,融彙眾人的智慧,這便是李嘉誠超人智慧之源泉。盡管你是一位超人,其智慧畢竟不是無窮盡的,江郎也有才盡之時,同樣,超人也會有疏忽的時候,所謂是“大意失荊州”。
但是,如果你善納忠言,廣采博納,凡人也可能成為“超人”。常言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對呀,所謂“為有源頭活水來”嘛!
三、“莫以善小而不為”
加拿大名;己者JohnDemont記錄過李嘉誠的一件小事。
“他不擺架子,容易相處而又無拘無束。可以從啟德機場載一個陌生人到市區,沒有顧慮到個人的安全問題。他甚至親自為客人打開車尾箱,讓司機安坐在駕駛座上。後來大家上了車,他對汽車的冷氣、客人的住宿,都一一關心到,他堅持要打電活到希爾頓酒店問清楚房間訂好了沒有。當然,這間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產業。”
古語雲,莫以善小而不為。作為世界華人首富的李嘉誠,念念不忘,哪怕是最小的一點生意。
世間任何事都是由小到大,積沙成塔。
我們不由得想起李嘉誠創立長江的初衷——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裏。長江精神何嚐不是李嘉誠商業實踐的真實寫照?李嘉誠及其長實,正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輝煌的。
在這裏,我們不單看到李嘉誠的細心和精明,更重要的是看到一種理念和精神。
李嘉誠這樣的一個大富豪為自己的酒店拉來了一個客源,發生在普通人的身上似乎很正常,不足為怪。但是李嘉誠這樣做,在許多人看來,是極丟身份極沒麵子的事。
李嘉誠在商業生涯中,絕不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哪怕是一丁點的小生意。他一擲千金,慷慨大方地做善事又另當別論。
李嘉誠的這種做事精神,可讓我們大家來借鑒。
四、名人效應隱形廣告
在廣州,據廣告市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透露,從1992年秋起,他們就在與李嘉誠的長實、新鴻基地產、香港多間中資港資銀行,商談合作興建一幢73層高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大廈占地5.5萬平方米,樓麵積30萬平方米,以當年物價計需投資3.5億美元。現在,這幢全廣州市最高的摩天大廈,正在天河拔地而起,將是廣州天河新城區的招牌建築。
李嘉誠可稱為一位廣告大師,他有著非常強烈的廣告意識。正如說到白天鵝賓館,人們就聯想到霍英東一樣,李嘉誠希望能創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招牌來。現在終於讓他如願以償了,提到了廣州最高的摩天大樓,人們就會想到李嘉誠這位大超人。
不管哪一個行業哪一個層次,隻要撥得頭籌,都會令人注目,就會變成無形資源。
此外,李嘉誠對隱形廣告的運用可謂爐火純青。這還可從一件小事上說起:
李嘉誠有一部勞斯萊斯,他買這部車已經有近30年了。李嘉誠說,他自己絕不會坐,隻有陪客才勞駕它代步。
李嘉誠的意思是,坐太名貴豪華的車,恐會使自己貪念奢侈,忘記勤儉。
現在,李嘉誠多數是坐日產總統型房車。
李嘉誠開始擁有時,這種房車名氣並不大——香港人仍偏執地青睞美名車,而認為日本隻配生產皇冠、豐田、本田等價廉省油的大眾車。
李嘉誠具有名人廣告效應,他擁有日產總統型為座駕,令此車身價大增,香港富豪紛紛增購此車,作為歐美名車的調劑。
該車的配額,原少人問津,現在趨之若鶩。
李嘉誠的偏寵,救活了一種車的銷路。
記者驚奇地發現,原來日產總統型房車為李嘉誠參股的中泰合誠汽車公司代理經銷——推銷術如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敬若神明。
李嘉誠未為總統型房車作一句話的宣傳,但他的選擇比任何廣告更具威力。
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意識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充滿商業細胞的商人,賺錢可以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無獨有偶,沒有想到,這種情況在數年之後又重現。
幾年前,第二代移動電話麵市之初,在官地拍賣會上的李嘉誠突然離席到場外,掏出個大哥大打電話。
追上去的記者搶拍下這鏡頭。次日,照片撒遍香港的大小報章。許多家報章配之妙文:超人推銷有絕招,為和黃的摩托羅拉做廣告,並且是不花錢的廣告。這麼多的記者一拍,這麼多的報章一登,到哪兒去找超人要廣告費。
總算有負責的報章,當然也得倚仗記者的拍攝角度好,最後澄清的事實是:依放大的照片,此大哥大非摩托羅拉,恰恰是和黃的競爭對手代理的牌號。
此大哥太哪裏來的?也許是向旁人借的,反正超人為下屬公司做廣告,實屬烏有。
李嘉誠經商出神入化,使得記者神經過敏,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個商人能做到一舉手一投足皆讓人臆想要出絕招,那已經有些神化了。